在中国的翻译发展史上 ,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其中最早的一次 ,便是关于佛经的翻译。佛经翻译“ 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已经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唐代臻于极盛 ,北宋时代已经势微 ,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 18 - 19。在这历时约一千年的佛经翻译实践中 ,涌现出许多翻译名家 ,并提出了许多经典译论。佛经翻译重“ 文 ” ,还是重“ 质 ” 的争论 ,对当时及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 文质之争 (一 )时间范围 关于“ 文质之争 ” 的时间范围 ,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观点。从狭义上讲 ,“ 这场争论 ,发生在初译《法句经 》 的 224年 ” 175。后来 ,支谦所作的《法句经序 》 记述了这场争论;从广义上讲 ,这场争论是“ 贯穿整个佛经翻译过程的核心问题 ”。各译经大家被粗分成了“ 文 ” “ 质 ” 两派 ,“ 文质之争 ” 则指代两派人物所提出的不同观点。这里采用的是广义上的说法 ,从安世高译经开始至赞宁总结译论为止。 (二 )“ 文 ” “ 质 ” 两派 “ 文质之争 ” 是围绕“ 文 ” “ 质 ” 两大派别各自的翻译实践和理论展开的一场讨论。从整体上来看 ,这场争论沿着从以“质 ”为主 ,到以“ 文 ” 为主 ,最后结于文质相辅的道路发展。按时间顺序 ,最先出现的是“ 质 ” 派 ,其代表人物有安清、 支娄加谶、 竺法护、 释道安。安清 ,字世高 ,安息国王子 ,于汉桓帝建和二年 (公元 148年 )抵达洛阳。至灵帝建宁的二十余年间 ,共译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 “ 可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 ”梁皎慧《高僧传 》 评他的译本“ 义理明晰 ,文字允正 ,辩而不华 ,质而不野 ” 。但“ 有些地方顺从原本结构 ,不免重复、 颠倒 ,而术语的创作也有些意义不够清楚 ” 支娄加谶,简称支谶,西域月支人,于后汉桓帝末年 (公元 167年)从月支来到洛阳。据道安经录记载,至灵帝中平 (公元 189年) ,共译经文三部十四卷。晋支憨度评其译经“ 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 。虽然其译文比安清的易懂一些,但因其仍多用音译,故仍然颇为晦涩。 竺法护 (约 230~308年 ) ,据《出三藏记集 》 记载 ,共译一百五十九部三百零九卷。其译经不仅数量多 ,而且种类广。其译文可谓在安、 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道安评其译经“言准天竺 ,事不加饰;悉则悉矣 ,而辞质胜文也 ” ,最重要的是其“ 考其所出 ,事事周密耳 ” ,为后来译经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释道安 (314~385年 ) ,俗姓卫 ,常山扶柳人。梁启超评其为“ 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 ” 。其闻名于世的译论当属“五失本 ” “ 三不易 ” 之说。他曾引用赵政的话:“ 昔来出经者 ,多嫌胡言方质 ,而改适今俗 ,此政所不取也。何者 ? 传胡为秦 ,以不闲方言 ,求识辞趣耳 ,何嫌文质 ? 文质是时 ,幸勿易之。经之巧质 ,有自来矣。为传事不尽 ,乃译人之咎耳 ” 。 继“ 质 ” 派之后 ,在译经史上出现了“ 文 ” 派 ,其代表人物有支谦、 鸠摩罗什。支谦 ,又名越 ,字恭明 ,原为月支人 ,生于中国。其师父支亮受业于支谶。他虽可算支谶的徒孙 ,但他却是“ 文 ” 派的支持者。他所作的《法句经序 》 被认为是“ 今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 。也正是这篇文章记述了狭义上的“文质之争 ” 。于是 ,任继愈说:“ 这场争论 ,质派在理论上获得胜利 ,但实际的结果 ,却是由文派最后成书 ” 。支谦现存译经二十九部。支敏度评其译经时说:“ 谦以季世尚文 ,时好简略。故其出经 ,颇从文丽。然其属词析理 ,文而不越 ,约而义显 ,真可谓深入者也 ” 。 鸠摩罗什 ,祖籍天竺 (印度 ) ,生于龟兹。公元 385年 ,从龟兹被劫至凉州。姚秦弘始三年 (公元 401年 ) ,国君姚兴请其至长安 ,才开始了译经生涯。现存译经三十九部 ,三百十三卷。僧肇称道:“ 其文约而诣 ,其旨婉而彰 ,微远之言 ,于兹显然 ” 。 罗什将不良的汉译经文称为“ 似嚼饭与人 ,非徒失味 ,乃令呕秽也 ”。由此可见其要求翻译不仅要有内容 ,而且要有文采。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随着佛经翻译实践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主张走中间路线的译者。典型者如慧远提出的“ 厥中论” 。 (三 )“ 文 ” 与“ 质 ” 关于“ 文 ” 和“质 ” 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 文 ” 即为“ 意译 ” ,“ 质 ” 即为直译。梁启超说:“ 好文好质 ,隐表南北气分之殊。虽谓直译意译两派 ,自汉代已对峙焉可耳 ”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 传统译论的文质概念不等同于今日的直译意译概念 ” 。 究竟孰是孰非 ,则要清楚“ 文 ” “ 质 ” 和“ 直译 ” “ 意译 ” 各自所指 ,以及佛经翻译的实际情况。“文 ” “质 ” 源于中国古典文论。“ 最早见于孔子的《论语 》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这里的“文 ” 指的是“礼 ” 、 “乐 ” 之类外在的文明表现 ,“ 质 ” 则是“ 仁 ” 、 “ 义 ” 之类内涵的道德修养 ”。后来“ 文 ” “ 质 ” 便被引入论述文章。由原意引申过来 ,“ 文 ” 便指文章的外在形式 ,包括遣词造句等方面;而“ 质 ” 则指文章的实质内容 ,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直译 ” “ 意译 ” 则是两种翻译方法。指在翻译过程中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尽可能的忠实于原作和原作者 ,但不等于死译。 “ 意译 ” 则指在翻译过程中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地 ,但决不是任意改变。对照看来 ,“直译 ” 并不意味着文章就没有任何修饰。 “ 意译 ” 也并不意味着文章就文采飞扬。译文的华丽或质朴 ,从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翻译方法 ,而取决于原文本身的特点。正如吕澂指出的:“ ‘ 文 ’ 是修饰 ,在翻译时修辞力求与汉文接近„„ ‘ 质 ’ 就是朴质 ,在翻译上终于原本 ,采取直译的方法 ,与汉文就有一些距离 ,比较艰涩难读 ” 。因此 ,“文 ” “质 ” 和“ 直译 ” “ 意译 ” 不可简单的画等号。关于“ 文质之争 ” 中的“ 文 ” 与“ 质 ” ,这两个概念本身也是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以“ 质 ” 派为例 ,起初 ,安清与支娄加谶的“ 质 ” 是“ 朴拙 ” ,因其多用音译 ,故而译文晦涩难懂;及至竺法护的“质 ” 则是“存真的质 ” ,其译经不仅详实可靠 ,而且比起之前的“ 质 ” 又畅达了许多 ,使译经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道安更是指出:“文质是时 ,幸勿易之。经之巧质 ,有自来矣 ” ,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44597a168884868762d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