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典籍浩繁,种类繁多,故被统称为“大藏经”。释迦牟尼在世时,他所说的教义和制定的戒律并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口头相传。佛陀逝世后,弟子们感到这样辗转口授,容易产生误解和思想上的歧义,因而举行了大会,将教义和戒律背诵出来,将其记录成文字,形成了大藏经。现在为止,佛教史上一共进行了六次结集大会。 大藏经涉及了历史、哲学、文字、经济、神学、伦理学、校勘学、文字学、医学等学科,是一部佛教百科全书。佛教把经典分为经、律、论三大类。“经”是指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律”是僧侣和教徒所制定的行为规则,“论”是对教理的阐述和论说,三者又称为“三藏”。在佛教长期发展过程中,三藏先后被译为几十种国家或地区的语言,但究其实质,现存的藏经主要有梵语系、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四个系统。 译典进程 从东汉末到北宋末的一千多年之中,共译出经卷约六千卷,一千五百多种。中国汉地译经可分为四个阶段: 草创期(东汉末到西晋)——译经属个人活动,主要依靠外来的僧人背诵佛经,由懂外文的人口译成汉语,其他人将其录成汉文,修饰润色即成。 发展期(东晋到隋末)——译经由私人活动(私译)转为由官方组织译场(官译)。参加译经的人员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乃至数千人,利用集体的智慧,分工协作,保证译经的质量。译经的程序和方式增加了记录梵文、正义和校对三道手续。 全盛期(唐代)——译场制度更为完备,翻译手续增加到11种。主译者大部分是本国僧人,有计划、有步骤地译经。为了突出佛教各派的义理的整体性,所译经典往往都是采取全集翻译,很少节译。译出的经典往往都是一气呵成,很少改动,而且释义相当准确,用词恰当,译文流畅,专用名词自成系统,不再依附儒道。 结束期(北宋)——本土僧人的注意力转向研微义理,汇释三教方面,去印度的人已经不多了,译经事业时断时续。自宋以后,中国汉地译经事业基本停止下来,只有零星的个人译经活动,佛教界主要转向义理的研究和刻经的活动。 经典中的经典 佛教徒学习佛教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佛教经典浩繁,一般人不可能全部读完,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选择一些有特色的经典。这些经典主要有: 《阿弥陀经》,约二千字,鸠摩罗什所译,一卷。讲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的事情,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信徒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即可到达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三国魏康僧铠译,二卷。叙述阿弥陀佛创建西方净土,接引人们到西方世界的故事。 《心经》,共261字,一卷,唐代玄奘译。阐述佛教认识空,得解脱的道理。 《金刚经》,约五千字,一卷,鸠摩罗什译。阐述佛教所说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皆为空幻不实的义理,教人对现实世界不要执着或留恋。 《普门品》,鸠摩罗什译,为《妙法莲华经》的一章,主要内容是宣说信仰观世音菩萨所能得到的利益。 《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叙说地藏菩萨的事迹,强调诵读此经可以获得的好处。 《大悲咒》,82句,唐不空译。佛教认为,若能称诵这部咒,淫欲火能熄灭,邪心可以消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997d30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