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苏童《妇女生活》中的女性人物

时间:2024-02-01 10:10: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读苏童《妇女生活》中的女性人物

要:苏童的《妇女生活》成功塑造了娴、芝、萧三位女性人物形象。尽管她们都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但无论其怎样挣扎反抗,都逃不过悲剧的宿命。本文从亲情的冷漠自私、无爱的婚姻形态、人性的病态扭曲三个方面对苦苦挣扎着的被边缘化的三代女性人物进行解读,剖析了她们内心深处的隐秘世界。借此,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认识女性自身,同时启发现代女性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做出更理智的抉择。 关键词:苏童;《妇女生活》;女性;宿命;悲剧

从古至今,不少文学家都从不同方面对宿命进行了独特的阐释,苏童的中篇小说《妇女生活》便是如此,它由娴的故事芝的故事萧的故事这三个独立的故事组合而成,讲述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祖孙三代人围绕汇隆照相馆这个火柴盒子般狭小的空间所展开的宿命故事。文本中三代女性生存的年代背景不同,自身的身份和性格也不相同,但她们的命运却出奇的相同。她们都对自己生活的现状感到不满,想要拼命挣扎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是无论她们怎样努力,都无一例外在重蹈着上一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最终逃脱不出命运的掌控和戏弄,三代女性的结局都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冷漠自私的亲情

尽管在历来把家庭伦理关系看得万分重要的中国社会里,血缘亲情是几千年来为人们所歌颂的,但在作家苏童笔下的《妇女生活》中却寻觅不到一丝温情,感受到的只是一个极其荒漠冷淡的亲情世界,亲情不亲,一切传统美妙的亲情传奇在这里被完全打破了。《妇女生活》里的娴、芝、萧三代女性都生活在没有父爱的家庭环境中:娴的父亲过早去世,留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芝的父亲抛弃了妻子,甚至要剥夺芝出生的权利;萧是被领养的,养父在她幼小时又丧尽了天良。父亲这个词对她们来说是陌生的,这使她们很早就经受了来自生存的压迫,而她们的母亲又都丧失了自己最为本能的母性。

苏童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讲述着这三代母女之间令人生畏的故事,文本中展现的是一场三个女人之间毫无硝烟毫无炮火的厮杀,是一场真真切切的关于女人的战争。娴的一生都围绕着一字。她将自己被孟老板抛弃的痛苦发泄在家人身上,她对母亲感到厌烦,认为本就没什么感情因而难以忍受她的唠叨。她骂母亲是贱货,在母亲难堪时讥诮她,觉得她活得可怜,甚至还和母亲的情人私通,导致了她母亲的绝望自杀。芝尚未出身就夹杂着母亲的仇恨,当她还在娴肚子里的时候,就注定了她接下来人生的不幸。娴痛恨芝的到来毁掉了她的幸福,而芝则认定她被生下来的原因便是来继承她母亲的悲剧命运的。她对母亲感到忌恨和惶恐,她厌恶母亲在所有男人眼前轻浮的话语举动。因为自己承担了母亲悲惨的命运,所以注定得不到幸福和权利。萧是芝从儿童福利院抱养回来的,但芝一直对她的性别怀有不满,所以萧的童年是不幸福的。她对家毫无感情,她也不领谁的情,对娴冷眼相待,对母亲格外厌弃,在和小杜结婚前甚至提出要把母亲送去精神病院的要求。

这三代女性就在这样的相互敌视、相互伤害中将自身的不幸命运归根于各自的存在,她们内心世界的满目疮痍归根于传统美妙的人伦亲情的彻底瓦解。母女人伦之情的毁灭是令人深思的,自私冷漠的人性在这三代母女中不断地轮回。本该是美好融洽的母女亲情,在她们身上却被踹踏的一文不值。争斗的后果始终是女人的悲剧,女人终究是不能嬴得真实意义上的成功,但也正是这种女性之间的斗争使得我们能透过苏童笔下的女性悲剧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状态的复杂性。 二、无爱的婚姻形态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而完整家庭的形成必须要有婚姻作为必要条件。苏童《妇女生活》中的祖孙三代人都处于没有爱情的婚姻形态中,夫妻之间没有感情,她们有的只是变态的占有和严格的控制。对于婚姻,她们有着共同的思维轨迹和生存方式,无一例外地都


是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男性身上,追逐依附男人成为她们生活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她们把婚姻算成是依赖男人的牢靠保障,她们把男人当成生命的所有,看成是生存的仅有出口,把自身的存在支点致力于捆绑在男性身上。

在作家苏童的眼中,女人存在于这个社会当中,是居于附属地位的,因为她们永远都是受男性压迫的。正如小说结尾处小杜所说的:一般来说,女人都敌不过男人。无论三代女性怎样的挣扎反抗,她们最终都必须依靠男人而活,也最终摆脱不了被男人抛弃的命运,婚姻同样是不幸的。在面临婚姻时,相对于娴,芝更有自身的想法,她会说也许我们太草率了,我对以后的生活心里没有底,她会反抗、会咒骂,芝的这一切悲剧都源于她自己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让芝轻生的正是她不能改变的命运,让她婚姻摇摇欲坠的也正是自己不能生育的命运。而第三代女性箫的认识就更加深层次了,她认为女人的共同敌人是男人,但女人却是为男人而死,这不是一件公平的事。

欲望的过度膨胀必然会走向悲剧,三位女性想要通过牢牢抓住男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最终都难以摆脱被男人抛弃的命运。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使得三位女性自身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伦尽丧,迷乱无度,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病态扭曲的人性

无论在哪个时代,女性往往都被看作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正如冰心所说的:上帝创造了她,就是叫她来爱,来维持这个世界,她是上帝的化生工厂里的一架爱的机器

这三位女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裂变症,有着强烈的窥探癖和臆想强迫症症状,这是病态社会中典型的变态人生的真实写照。在心理学上,患上窥探癖的病人往往会表现出对他人隐私的一种极度的窥探欲望,接着他就会不断进行自我假设和猜测,而这些假设和猜测很多都是无现实依据的,是病人主观臆想倾向的结果。有了这些主观的臆想之后,病人就会采取各种方式去检验自己的臆想,窥探他人的隐私空间,否则他们就会出现极度的焦虑和不安。在传统文化中,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价值体系影响,女人价值的是否实现,传宗接代的生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女性对于自身的生存困境苦苦挣扎却找不到出路时,她们便对自身的存在感到压抑,变得紧张和焦虑,对生存的依托对象更是表现出非理智的控制,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亲情破碎,婚姻不幸,自身也变得不可理喻。她们都遗失了自己最可贵的母性,丧失了爱的能力。作为母亲,对子女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教育;作为妻子,对丈夫缺少应有的温柔和关心,心灵变得丑陋无疑,人性开始扭曲变形,而这正是她们走向悲剧的原因。这是人性的沦丧和生存的悲哀,是女性自身的不幸,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不幸。这是女性的狭隘,亦是女性的悲哀。 《妇女生活》通过对三代女性的亲身经历的剖析,展现了在欲望的导向下,女性中人性之恶的滋生与泛滥,呈现出一曲女性生存的命运悲歌。它用内蕴丰富的艺术表现感染着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透过女性生存的表征来深讨其文化意义的潜在内涵。但作家苏童是吝啬的,它始终不肯给我们一个光明的色调,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就小说中的人物而言,都是病态扭曲的,但是就小说本身而言,又散发着巨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兴丽.<妇女生活><茉莉花开>——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的比较[J].电影评,2006,21:14-16.

[2]汪双英.<妇女生活>看苏童笔下的女性世界[J].咸宁学院学报,2007,5(27):19-22. [3]李昕潞.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J].东方企业文化,2010,6:23-24.

[4]王建珍,闫兰娜,王海静.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妇女研究论,2006,4:22-25.


[ 李雯宇(1991 ),女,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学院,助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03523b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