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开发策略

时间:2023-03-05 07:27: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开发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决定国家未来的发展。在复杂多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下,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标签:大学生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开发策略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创新是在一种求新、求变、求效率的内、外组织环境的作用下,经过动机行为的过程而产生的行为。[1]因此,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大学生创新正面临这两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在动力和阻力中前行。



(一)环境因素。大学生创新和任何创新一样,既有大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主观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存在的外在环境。在世界人才大战从单一的价格战政策战逐步演变成为综合性的环境战时,环境既是吸引力和凝聚力,又是生产力和竞争力。[2]



1.以创新体系、能力建设为导向的发展性战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大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大学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创新型教育《国家中长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高校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建设。



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掌握创新方法、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对新事物敏感,善于发现、扶持新生事物,总结新鲜经验;善于分析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的大学生,是大势所趋。



2.以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为特点的学习惯域。惯域简单来说就是在潜在能力、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的习惯性。[4]虽然高等教育沿袭下来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已有比较固定的模式容易表现出简单、稳定、保守和对外来信息一味吸收等特点,甚至僵化。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元化取向,独尊圣化的观念,长期使整个社会评价成就的价值标准单一化,学历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致使大学生普遍重




学历轻能力,重学习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呈现出头重脚轻、学习比创造多的倒三角形知识结构。在传统的模式下,多数大学生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缺乏创新性的思维和能力,而且安于现状。



(二)个体因素。大学生创新能力固然受社会环境条件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讲,个体的因素起主观能动作用。作为思考和行为主体的个人,只有在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储备度、心理成熟度、行为清晰度后,才具有支配自己的权力和责任,才有面对环境和驾驭环境的能力,才能成为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1.以深广结合、重于实践为前提的知识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既要具备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法规等基础知识,又要具有现代科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新学科等辅助知识,以及将上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技能。



由于当前大学生大多仍处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习惯了用标准和规范来看待、考核和评价任何静态和动态的事物,很容易抹杀事物的创造性;二是习惯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和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致使缺乏信息反馈和反思能力,启发性远远不足。因此,现有大学生队伍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不深入,人文知识不全面不完备,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低下等不足和缺陷,影響了大学生的创新。



2.以勇于创新、敢于失败为表征的个性心理。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创新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存在于每个人当中的思维定势。每个人在某一特定环境和某一特定职业下,都会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法,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不假思索地把他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他们进行思考和处理。



二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是否具备。大学生创新,需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流畅的表达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明确目标的动机、积极饱满的情感等来产生创新的心理动因。只有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好的人,才会不断地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探索、研究、思考的兴趣,会不断产生创新心慌子思维的闪念和灵感的火花,会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会不断取得创新创造的成果。



3.以自我实现、社会实现为本质的心理需要。创新的心理需要是指创新主体对某种创新目标原始的渴求和欲望,由自己对个人成就、自我价值、社会责任、企业责任等的追求而产生的,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之一。



大学生为什么要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这种需要使然,其创新行为便是在各种创新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首先,大学生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学习和工作,并使自己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自己所期望成为的人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32da0e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