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分割在网络人际中的应用 从facebook到开心网,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不管正版还是山寨版,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现在开展的是如火如荼。社交网站的迅速爆红是顺应了六度分割理论。那什么是六度分割?现在这个地球上有60多亿人,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 。但这个理论一直以来都是都市传说,因为即使数学上可以证明理论上是对的,却没有办法真的做实验证明理论的真假,因而一直只能算是一种假说。然而,在2003年哥伦比亚大学的邓肯·瓦茨及其同事发现了一些米尔格的理论成立的证据,并在报刊科学专栏上发表。他们用电子邮件试图通过传递的方式转发给13个不同国家的18个指定接受人。 通过朋友及所认识的人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这项实验。参与转发人数达60,000人,实验发现这个成功的转发链条全部在5到7环之间,与米尔格的理论相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小”。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1967年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在当今世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只需要10个小时的航班,你就可以去到地球上任意一个地方。而不需要1分钟的时间,你的电子邮件就可以发送到地球上任何一个朋友那里。交通工具的改革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互联网这张“大网”把世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网上的一个节点。我们的人际关系通过与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的不断链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了。现在,六度分隔的概念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应用,真正从一个社会学的概念被互联网所接 受。事实上,无论是人际网络,还是万维网的架构,还是通过超文本链接的网络、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联系网络、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甚至人类脑神经元、以及细胞内的分子交互作用网络,有着完全相似的组织结构。通过网络使"六度分隔"理论对人人之间都可以构成弱纽带,当然理想的状态是人人都置身在连接的世界中,这个目标在不断接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这在社会关系中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虽然六度分割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如果真的要把我与奥巴马联系在一起需要多少个人呢?答案肯定不是6个,估计600也不一定可以,那问题出在哪呢?理论中所提及的人际关系乃是指实实在在双向交往关系,而且也不仅仅是6个人的人际关系,而是6层人际关系。所以不能简单的说我崇拜奥巴马,我和奥巴马之间就存在着人际关系。这很像微博的模式,比如我 follow 了马云,每天我都能看到马云老师发表的他和他的公司消息。然而反观我自己 ,人微言轻的我发表的言论那就真的是“旷野的呼喊”了,马云老师根本不知道有个我在微博上费劲地喊话。只有当马云老师某一天在遥远的某个地方听到我的某句呐喊,并且产生了兴趣,然后 follow 了我 ,那么我们之间在微博上才算真正的产生了双向交往关系,才能称之为微博上的一对朋友。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陷入了这种思维模式——在熟人的交际圈里面找自己的熟人。这是一条死胡同,如果只是这样直线下去,你仅仅只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搜索很有限的人际关系,这几乎无法找到答案。那么请你换个思路,试想把全世界六十亿人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变成一张阡陌相通的网络,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而每两个有双向交往关系的人之间由一条通路连接着。六十亿人形成的一个真正的庞大的网络,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有着如蚕丝般数不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不能肯定,但是数学家可以肯定,在这个无边无际、四通八达的网络中,我(节点A)和 奥巴马(节点B)之间一定会有一条通路。 邓肯.瓦特的小世界理论告诉了我们答案:在一个随机网络中,添加几个连接以后可以大大降低节点之间的距离(图论中的距离定义为连接两点最短路径的边数)。反应到人类社会网络中,就是有一类人特别擅长交往,他们认识很多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六度分隔成为可能。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社会网络中,正是有了20%擅长交往的人,携带了80%的连接,所以产生了多出来的几个连接,才保证了六度分隔的成立。六度分隔还告诉我们,人与人建立链接不是一个完全随机的过程,并且,每个人认识的人数分布必须符合二八定律。 那么,真实社会化网络的建立,又是一个什么过程呢?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拉西提出了他的看法。我们知道,二八定律、长尾实际上是幂律分布的一个口头表述。为了构造出符合幂律分布的网络,他给出了一个网络的构建过程,并把这种网络称之为无尺度网络:1、网络是动态增长的,不断有新的节点加入,而不是随机网络中那样所有节点都已给出,仅仅是随机建立连接。2、优先情结。新增的点并不是如随机网络中那样和其他点有相同的概率建立连接,它会有更大的概率和已有很多连接的节点建立连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用户建立连接时候的有优先情节。它更倾向于与活跃用户建立连接。 拥有有大量连接的活跃用户,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连接会越来越多,也就是富者愈富。 建立一个完全草根化的SNS是不现实的。人们需要活跃用户,活跃用户对SNS的拉动不容忽视。 SNS中20%的人产生了80%的连接。这些人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关注这部分人的行为、喜好、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产品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另外80%的人在网络中处于失势的地位,虽然他们有出声的权利,但是他们的声音很难成为主流。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的网状结构,就可以通过友人亦或是友人的友人所形成一种互联网上的弱连接。这一种看似粘性很不稳固的人际网络实则构成了一种相当紧密的人脉关系。这种人脉关系早已经突破了地域性的束缚与时间上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年代,懂得如何去利用社区型资源的人,才是互联网上真正的适应者。 难道六度分割理论只能运用在交友方面吗?事实上,“六度分隔”和互联网的亲密结合,已经开始显露出商业价值。利用SNS,人们可以更容易在全球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志趣的人、更容易发现商业机会、更容易达到不同族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等等。SNS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一种聚合产生的效应。人、社会、商业都有无数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如果没有信息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损耗掉。虚拟虽然是网络世界的一种优势,但是和商业社会所要求的实名、信用隔着一条鸿沟。SNS中,在朋友圈内关系往往真实度很高,非常可靠,互相之间不存在所谓网络的“假面具”,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实名制;SNS基于人传人联系网络,一传多,多传多,利用网络这一低廉而快速的平台,网络建立的速度会非常快,这又使得建立人脉网络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因此,通过“六度分隔”产生的聚合,将产生一个可信任的网络。很多时候,你苦苦寻觅的人脉资源就掌握在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的手中。所以,重新认识、整理和经营好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也许就是使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另外,SNS在销售管理、电子协作、人际关系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国内的互联网界、软件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一些大型的商业研究机构也正在策划一场使用六度分隔技术重组现有商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669e8b680203d8ce2f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