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 《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并受到弗洛伊德、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等人的一致推崇。本书首次阐明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作者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其个性便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等特点。 乌合之众读后感 在我的印象中,《乌合之众》是一部名声极大,人人必读的书。不知这种印象来自何处,却根深蒂固。 我是先读书而后查作者的生平的。以免受先入之见的影响。《乌合之众》按照作者说法是属于“群体心理学”。我对于这个名词是略迷茫的,因为既然是群体,那么就无所谓心理的说法,只有外在表现而已。所以,从研究客体以及研究方法而言,与其说这是一部心理学的书,不如说更趋近于社会学和政治学。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而已。 读这本书于我还有个极大的心理上的矛盾。我个人算得上是逻辑狂人,对于论据和推理的严谨度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但是此书中的各种观点,几乎都是论断式的。就算有论据和论证,在我看来也都距离严谨严密隔着十万八千里那么远。然而让我很难反驳,因为我直觉作者的诸多论断都是极为有理的。在我的感觉,不能说这些论断都是无可辩驳的,但是在很大概率上作者说的是没毛病且极富洞察力的。换句话说,在各种可能性中,也许有别的可能性和例外,但作者各种论断的可能性在其中是概率最高的。另外必须提及的是,此书出版于1895年,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基于以上,就算作者有明显的蔑视妇女和儿童的倾向,我依然对作者佩服的五体投地。 评论大致如上,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下面是百度的简介,以及少量书摘。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1. 一个心理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无论组成群体的个人是谁,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水平是否一样,事实就是他们会被转化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使他们具有一种集体的思想意识,因此他们的感觉、思想和行为会与之前的独立个体截然不同。 2. 孤立个体有主导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没有。 3. 事实上那些被成千上万的人证实的事情往往会与真相大相径庭。 4. 历史学著作必须被视为纯粹的想象。它们是对歪曲的事实所做的充满想象的记述,还有些是对结果思考的解释。 5. 群体的保守本能跟原始人的一样坚不可摧。他们对一切传统无条件尊崇,他们对一切可能改变其生存条件的新鲜事物都怀有无意识的恐惧,而且这一点根深蒂固。 6. 每种文明都是少量基本观念的产物,而且这些观念不会被更新。 7. 一切的政治、神学和社会的信条要植根于群众的心里只能采用宗教的方式,毕竟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讨论的危险。 8. 民族都是受其民族性格支配的,任何制度,如果不是按照民族性格量身定做,都不过是一件借来的外套,一种暂时的伪装。 9. 词语的力量与它们所唤起的形象有关,但跟它们真正的意义毫不相干。意义最不明确的词语,有时影响力反而最强大,比如像民主、社会主义、平等、自由等这些术语就是这样,它们的含义极为含糊不清,以至于再多的专著都不足以精准地界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b4ac81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