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学十讲》读书报告

时间:2022-12-08 18:2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政策学十讲》读书报告

《社会政策学十讲》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文字活泼的社会政策学简明读物。全书共分十章,每章探讨社会政策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包括社会政策学的内涵,它的历史起源与未来发展,它对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福利国家、社会支出等问题的研究,它的意识形态基础等,并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维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具体来说,本书的第一章“何谓社会政策学”解释了社会政策学的范围及其重要性;第二章“社会政策学源自何方”探究了学科的发展历史与基础;第三章“社会政策学为何重要”分析了学科在当代的意义,并比较了不同国家社会政策路线的差异。第四至第六章为全书的主要议题:其中,第四章简述了人类福祉的四个方面基本内容; 第五章从经济维度探究“谁得到什么”这一问题;第六章则从政治维度说明了社会政策的权力与执行问题。第七章则从社会学维度探讨了“人类社会有何问题”,强化或重塑了“谁该以何种方式照顾谁”这一社会预设。第八至第十章则简述了社会政策学的挑战与未来。

抛去书中对社会政策学本身的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是对“福祉”的探讨。作者多次指出,社会政策学并不只关注解决社会问题,其核心应当是增进人民福祉。作者在开篇就向我们说明他偏好使用“福祉”而非“福利”,并对这两个词的概念作了详细的区分。well-being的意思是福祉,它关心的是人们活得好不好(how well people are),而不是做得好不好(how well people do)。福祉指的是 doing well and feeling well,意思是做得好并且感觉也好。福利与福祉两者的差异,可以理解为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区别,前者涉及人们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后者则侧重于人们的生存状态。而将它们放在中文语境下去理解,福利的词义是生活方面的利益,特指对职工在住房、医疗、伙食、交通或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照顾,而福祉是指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讲,福祉更偏向状态描述,指人们达到的良好的生活状态;而福利则更注重制度保障,指实现好生活的条件和措施。福利这一概念的根本含义是在公共服务中对贫困者提供一些金钱或相当于金钱的物质援助,例如,基本的衣、 食、住、医所需的物质援助或金钱补助;而福祉更强调的是让人们感到幸福和满足的一种状态,此种状态包含安定、满足、自由、平等、尊严、权利等方面的内容。由此看来“福祉”比“福利”包含了更多内容,也处于更高的层次。因此,增进民生福祉,绝不仅仅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贫困救济手段等方式就可以解决的。全书中很多地方都在强调一个基本理念,即社会政策学旨在促进所有人的幸福,而非反向歧视富人。会政策、社会福利并不是“预留给穷人的”,而是用来增进所有人的福祉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增进全民的福祉呢?

一般面对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考虑到的便是政策的制定。作者认为,“在民主国家,政策的优先次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选民和纳税人的意愿,也取决于一个国家民众不断变化的需要和该国的经济状况。这就要求国家进一步完善政治系统,使民众的声音通畅地传递到决策层面,也要求决策者深刻考察群众需求,及时根据现实情况制定、推行增进民生福祉的政策。但,当我们从宏观处着眼,作者也对政策背后价值选择进行了强调——关于“谁”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来照顾谁,谁会在政策的设计和执行中受惠。

实质上,这涉及到社会政策体系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具体来看,每一项政策的设计都免不了在这一问题上做出方向上的选择、带来积极或消极的社会效应、


受人称赞或诟病。举个例子,假设政策的目标是解决青年失业问题,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便会形成不同的政策选择,如“若提高青年自身素质,则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或者“若减少结构性因素对青年的限制,则解决失业问题”不难看出,第一种情况将失业问题主要归因于青年自身,由此导出的政策方案多半关于为青年提供就业训练、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效能感相关的服务;而第二个公式将失业主要归因为社会不合理的结构性设置,导出的方案则可能是给企业提供相关补助、奖励或规定。

虽然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制定不可能依循单线的因果逻辑,过程中必然存在复杂的社会情境因素,但这样的分析模型却能很明了地看到牵引着政策的价值导向。当政策制定者较多地将问题的成因归因于弱势人群自身的能力欠缺和失败,则可能回避结构层面的剥削和不平等因素,即书中提到的“谴责受害者”的议题,这样的政策安排可能会带来进一步的“污名化”效应与社会不平等。由此也能看出,社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受到制定者价值取向的影响,即“谁”来制定政策,以及这个“谁”自身在社会中的权力地位,而既已形成的政策对社会价值与态度又有进一步的形塑作用。

除了政策制定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作者还从政治维度对社会政策中的“权力”进行了探讨。权力是分析社会政策的一个核心议题,直接关系到“谁通过什么方式制定怎样的政策以服务与谁”的具体论述,对权力议题的分析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政策背后的社会资源分配格局,以及了解到哪些最弱势也最依赖人类服务的群体还缺乏发声的机会。在这部分中,作者还提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基于合理性和对权威的理性服从的新型治理方式只讨论了政治和决策中的显性成分,然而实际社会生活中,正是一些被排除讨论之外,从未被决策、讨论甚至提及的诉求以及隐藏的政治议程更会直接影响到人们诉求的达成,当权者塑造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认知方式,会让人们不加怀疑地接受现状。我对这部分内容最直观的理解便是鲁迅先生的那句“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但由于我认为这已经是一个更多偏向于政治学的议题,在对于社会政策学的书评中便不再作详细讨论。

既然是“社会政策”,除了政策制定者外,社会无疑是另一个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作者曾写到:“实际上,个人自由与集体团结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与对社会生活的感知,我们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因此,社会政策的政策与推行很难兼顾“整体”与“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思想进一步开化,主张实现特殊群体利益的声音日渐高涨。作者在书中也对“残障患者”、“女权主义”等典型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他们中有的获得传统主流观点或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有的则被抨击甚至引起激烈的讨论。但无论群众的反应如何,总的来说政策反应是迟钝的。例如,出于在很久之前已经达成社会共识的关心残疾人理念而设置的盲道、无障碍通道等公共设施常常被非法占用,甚至在设计时就是出于敷衍心理而存在诸多缺陷,根本无法使用。说明,增进全民福祉,还存在一个社会意见统一的过程,我认为,这一过程应当主要通过教育实现,而教育则更是一个社会政策所关心的问题。

回到社会政策学的社会维度,因为社会是多元的,我们应当从更多元化、整体的角度看待社会工作。“个人服务”仅是社会福利分类中的一小部分,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仍主要注重提供个人服务的前提下,仅仅谈“大力发展社会工作”而对整体社会政策领域发展状态不明晰,还是没办法带来实质上的改善。书中针对社会福利中的住房问题,提到社区环境、邻里环境与住房规划和住房使用形式之间的关系,指出应当以一种更为多元、整体的角度来看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1701c0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