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诱发、捕捉学生写作灵感的方法与技巧 - 教育类 直觉是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才能,或者说是通过下意识活动而直接把握对象、领悟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它常常表现为对某一问题的突然“顿悟”,或者表现为某种创造性的观念和思想突然降临。凯库勒写出苯分子式,居里夫人发现镭和钋,都是直觉思维的生动例子。在写作方面,直觉思维就表现为写作灵感。有些苦思冥想而不得的构思、立意、佳句,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突然迸发。抓住灵感,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在文学史上,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灵感、捕捉灵感,从而激发其创作欲望。 钱学森教授曾指出:“灵感是有的,但是你得去追求它,你不追求它,它也绝不会主动找上门来。”从本质上说,直觉思维是思维开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在长期理论根底上认识所产生的质的飞跃。因此,这种外表上看来突如其来的思维结晶,其实是建立在长期的积累上的。因此,灵感的培养离不开积累。其一是生活的积累。必须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存储信息。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头脑里积累存储的第 1 页 共 3 页 材料信息,就会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于眼前。“长期积累,偶尔得之”,这是培养灵感的根本条件。其二是知识的积累。必须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开拓第二课堂,拓宽阅读视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满腹诗文,在写作时,就会洋洋洒洒,以致一挥而就。反之,那么捉襟见肘,成无米或少米之炊,一脸苦恼,何来灵感。我多年来一直坚持搜集学生优秀作品,然后把学生的作品编辑成册,展示给大家,这是一条拓宽学生阅读面的可贵经历,许多学生也确实从中产生了不少写作灵感。 灵感需要培养,也需要诱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文题命得巧妙灵敏些,切忌“大”、“空”,刺激其写作欲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使学生思路畅通,“心鹜八极,神与物游”。灵感的出现,往往和丰富的联想、想象密不可分。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是诱发灵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灵感具有敏捷性、非逻辑性的显著特征,所以需要及时捕捉,否那么就有可能稍纵即逝。在灵感性作文训练方面,小小说、随笔、札记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种训练方式。我们语文教师要抓住“随”的特征,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好词佳句“随时”摘抄下来,把脑中闪现的思想火花“随时”形成文字。真正做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3723a3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