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随笔《认识图形》教后感

时间:2023-05-10 18:3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认识图形》教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认识图形》教后感 一、体会 与反思

传统几何教学

把知识的获取和逻辑思维的开展作为主要目标,非常强调几何的推理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表达几何的价值,特别是几何在开展学生空间观念,合情推理等方面过程性〞的教育价值。几何教学,20世纪60年代的教具演示,到80年代的学具操作;从形式推导到公式意义的理解;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了一种比拟成熟的教学方法。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到了探索的喜悦,对几何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1、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空间观念。

在教学《认识图形》中,我本课打破常规,用猜一猜〞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念和学习欲望,在操作活动中,初步体念了立体和平面的转换。接着让学生在学具中区分,在生活实例中区分。教师精心安排的回忆,观察,操作,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开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气氛,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这在活动四中表达得尤为充分。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生与生思维的碰撞,一个方法

1 / 2




比一个方法更有新意,一个比一个结论更加精彩。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创新的萌芽又怎能长大? 二、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把握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化程度问题。如本节课学生通过操作体念面在体上,在反应时,学生的表述到何程度为好?是让他停留在整体感悟不再深究?还是引领他往标准的定义上靠?如学生在找实例时说:门是长方形的。我们如何引导?

2、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问题。由于我们还是在大班额的条件下组织教学,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目前还尚无良策。

3、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学生需要时间独立思考,需要时间合作交流,需要时间展示发现和体会,需要时间进行解释说明……但时间不允许,只能在一些环节草草收场。怎么办?如果就这样浮于外表的话,如何去追求维的灵动〞和动态的生成〞?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1c8f00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