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黎《跟着父亲读古诗》阅读训练及答案

时间:2022-04-11 14:16: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跟着父亲读古诗 潘向黎

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我背的第一首诗开头一句是“白日依山尽”接下来背的诗句还有“床前明月光”“慈母手中线”。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

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

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已经不需要再问,我自己明白: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仿若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诗不一定要用来包裹人生道理,不说“苦寒”单纯写梅花也是可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有一种被赦免的轻松感,从此便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来读了。

我十二岁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仿佛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可以很方便地从父亲的书架上接触到许多古典诗词读本,而且编选者都是真正的大家。就在这些诗词选里,我第一次看到在书上随手标记、评点的做法——父亲在这些书里,用铅笔、红铅笔、蓝色钢笔做了各种记号(估计是每读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标记,有三种颜色表示至少读了三遍)

父亲觉得好的地方,会画圈。若是句子好,先画线然后在线的尾巴上加圈;整首好,则在标题处画。好,一个圈;很好,两个圈;极好,三个圈。觉得不好,是一个类似于拉长了的顿号那样的一长点。父亲画三个圈的情况自然不多,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理衣裳、清清嗓子,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对父亲说,某一首诗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他的三个圈。父亲大多只是笑笑,并不和我展开讨论。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忙着准备讲义和伏案著书,我虽然到了他眼皮底下,他却常常没空理我。于是我也只能用在书上点点画画写写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读后感——父亲破天荒地允许我在他的书上做记号,当然只能用铅笔。父亲在苦熬他的文章或者讲义,我虽然就坐在他对面,但是不敢打扰他,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

一天,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般地对他说:“这首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惜时如金的父亲有点抵挡不了,想早点溜进书房:“以后再说吧。”我不依不饶:“你给我五分钟。”于是父亲坐了下来,听完我机关枪扫射般的一通话,想了想,说:“虽说诗无达诂,不过你的观点好像比我当年的更有道理。”没等我发出欢呼,他又接着说,“哪天我去看朱先生,带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亲特别尊敬的老师朱东润先生!我觉得自己整个人


闪闪发光起来。

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有改动)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开头两段写自己在学龄前背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表明父亲让自己背诗的意图是想引领时代潮流。

B.父亲让作者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是希望年幼的作者能够想到他在上海工作,不要忘记他。

C.作者写自己从父亲带给她的书签上的唐诗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是想表达父亲带给她的书签质量不是很高。

D结尾“那一天”是指父亲肯定作者对古诗所持不同见解的那一天;结尾段只有一句,戛然而止,余味悠长。

19.结合上下文,分别谈谈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与欣赏。6分) ①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仿若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

②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 ....

20作者父亲有在诗词选里随手标记、评点的习惯。①父亲的这种做法给作者怎样的影响?(4分)②请结合你读书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种做法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8.3分)D (A项“表明父亲让自己背诗的意图是要引领时代潮流”理解有误,作者是想表明自己当时背诗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违禁”之举。B项中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联想到“上海”,是作者背诗时自然引发的,并非“父亲”的主观愿望。C项中“是想表达父亲带给她的书签质量不是很高”理解有误,作者写自己从书签上的唐诗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是为了跟下文她的领悟形成对比,以表现她在读诗过程中认识的提升。)

19.6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

①“拘”有逮捕、扣押以及束缚、限制等义,在文中有凝练、凝聚之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诗人捕捉自然美景并能用诗句将其恰切描绘出来的艺术水平的赞赏。3分)

②“闪闪发光”本为形容物体的词,表现物体光彩耀眼;作者借用此词表达了自己得到父亲的肯定与激励后自信与喜悦交织的心理;新颖生动,富有表现力(3分)

20.7分) 14分。答出1点得1分,答出3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要点:

这种做法让作者对做标记、评点的这种圈点批注读书法有了深刻的印象; 让作者格外关注父亲圈点的好句子,并产生了深刻的体验;

让作者也学会了用这种在书上评注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想,并跟父亲交流看法; 让作者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3分。有明确的观点1分;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阐述2分。 答案示例:

我认为这样的读书法有助于加深对所读作品的理解,并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我平常读书的时候,也会采用这样的读书法: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会用曲线标出;对于文中用得极为恰切的词语或句子,则会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会用问号标注,以备进一步探究。采用这样的读书法常常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乐在其中,获益匪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1b36d8a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