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陋室铭》和《爱莲说》复习提纲

时间:2022-04-26 03:2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陋室铭》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

《陋室铭》,唐代文学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二、基础知识

1 古今异义:山不在高——在: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惟吾德馨——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可以调素琴——调:古义(调弄)今义(调动);无案牍之劳性——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2、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蔓上。绿,名词作动词,变绿。

草色入帘青,青,名词作状语,使„„变青。 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道德美好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3、一词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 ②何陋之有:倒装标志,不译 往来:①往来无白丁:表示交往的人 ②其中往来种作: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名:①有仙则名:著名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词作动词 4、重点字词

在:动词,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此,这

惟:只 馨:本指散发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动词,长到,漫到 入:映入。 鸿儒:知识渊博的人;鸿,同“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案牍:指官府的公文;牍,写字用的木片 劳:使劳累 行:形体 三、课文理解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3、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提示,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回答就可以。

6、由作者的节操和情趣,我们自然会想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用《五柳先生传》中的语句来概括这两个人的高尚品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对吗?理由?

陋室不陋的理由: 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吴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 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

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强调本文写法:托物言志)

1


《爱莲说》复习提纲

一、文学常识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二、基础知识 1、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2、古今异义——(宜乎众矣)宜: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合适,应当。 3、一词多义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②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代词;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焉: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②故日月星辰移焉《共工怒触不周山:兼词 清:①濯清涟而不妖:清澈;②香远益清:清香

远:①香远益清(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②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距离长) 4、句子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受到清水的洗涤却不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离得越远越是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亲切而不庄重地玩弄。 三、课文理解

1、《爱莲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作者借助莲的形象含蓄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意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坚定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的作用?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开头的“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感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太少,能做到品行高尚的人更少。

3、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

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寄寓了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21b3fc4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