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影视配音实践课课例研究一一以A Dog's Purpose为例 作者:李滨 徐燕 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19年第9期 李滨 徐燕 影视配音对于英语口语提升的理论基础在于建构主义,按照建构主义的阐述,知识的获取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于外在事物的刺激所完成的,即“刺激—反应”。影视配音的方法应用就是外部刺激源,通过这种刺激,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认为,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教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本课就是基于以上理论设计的一节英语配音实践课,让学生进行观看、理解、模仿和配音的过程中进行英语听、说的语言实践。 1. 教学背景分析 1.1 教学内容 本文选材经典故事片A Dog’s Purpose《一条狗的使命》,讲述了以狗的视角看待遇见的人和事,以狗的情感定位去衡量人的冷暖,多角度展现了英语民族的文化及时代思潮。伴随着小主人公伊森丢失金币——寻找金币——金币失而复得的故事情节,暗藏着小主人公情感起伏的变化。该故事情节曲折变化、耐人寻味,情感变化丰富,人物语言特点鲜明、发音清晰,语速适中,适合听说实践课模仿配音的材料。 1.2学生情况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三学生,配音训练开展两年了,在配音的角色扮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课前,学生观看了《一条狗的使命》,熟悉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同时挖掘小主人公的情感主线。让学生体验现场配音的同时学习重读、连读等语音知识。学习运用特定的语音标记符号辅助朗读和配音,体验重音、语调的表意功能。 2. 教学过程 2.1热身阶段(Warming-up) 学生观看选定的情节,回忆一条狗的使命是什么呢?一条狗四生四世,从陪伴Ethan成长的Bailey,到威风凛凛的警犬Ellie,再到陪伴不爱社交的吃货姑娘恋爱结婚的小柯基犬Tino,最后离开不负责的夫妇,回到最初主人Ethan 身边的Buddy。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和主人公情感。 2.2 听前阶段(Pre-listening) 师生共同观赏电影19分10秒处, 注意观察人物语言特色。从文化背景(餐桌礼仪)、故事情节、人物心理、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3 听中阶段(While-listening) 将本课情节分为三个片段,一是金币丢失后的焦急、沮丧心理,二是金币失而复得后的兴奋心理,三是老爸的愿望落空的失望心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体验、发现,揣摩该角色的台词。教师对单词的特殊发音规则进行讲解与演示, 对句间涉及的重读、连读、语调等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并强调, 控制播放音频, 让学生跟着音视频进行初次的模仿, 力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共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1:学生体会小主人公想方设法要从狗的体内找到金币那种焦急的复杂心理。学生反复倾听、揣摩该角色的台词,理解角色,塑造声音形象,做到口部状态贴合、表情动作贴合、气息状态贴合。五个“Come on”,透露出小主人公焦急的心理变化。学生反复校对口型,语言,语速,角色感觉做到尽量贴合。 活动3:仿声模拟配音。学生在标记符号的辅助下进行反复的体验、跟读、模仿和配音的实践。 2.4听后阶段 (Post-listening) 反复进行配音练习后,再互换角色体验配音。展示配音时学生可以选择带字幕的基础版和不带字幕的挑战版,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展示。学生采取互评、师评的方式,从词汇、重音、语调、连读四个维度对展示做评价。课后选出最佳配音表演组。 3. 反思 利用影视配音这一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下一步,要不断开发配音文本材料, 完善配音课例体系,潜移默化中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陈艳. 情境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教学实例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03). 课题名称:《英语影视配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ZJG036),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作者简介:李滨, 男,1980年1月生,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一中学,山东省淄博市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职称,研究方向是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一中学;2.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c81eff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