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插图 领会“言外之意” 《品德与生活》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呈现的,图片撷取的大多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再现,虽是静态的,但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和不同细节。这就要求教师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教材中的图片不强求教师按部就班地加以运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进行重组,以儿童自己特有的形式来叙述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几天来的跟踪听课,发现品德学科的老师在对教材中图片的使用上,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主要是教材中图例的功能及其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利用的问题。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一年下册《这也是爱》这一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2.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家庭中的点滴事例,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为了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你们看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页最后一幅图而且是老师请美术老师画的),能告诉老师图上画了几个人吗?都是谁? 生(看图,迅速地齐说):两个,爸爸和儿子。 师:他们在干什么?(全体学生再看图,七嘴八舌自己说了起来,教室里非常热闹) 师:同学们不要着急,谁举手说? 生:爸爸在和他的儿子说话。 生;不对,是儿子要爸爸把小汽车装上。 师(点点头) 生:爸爸告诉儿子自己再装好。 …… 师:是啊,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e372c2ff00bed5b8f31d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