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和“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文化不能再是精英文化,它应该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它应该是大众的,平民的。 文化研究结合了社会学、文学理论、媒体研究与文化人类学来研究工业社会中的文化现象。文化研究者时常关注某个现象是如何与意识形态、种族、社会阶级或性别等议题产生关连。 历史 1956年,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 ( Raymond Williams )和李察‧霍加特 ( Richard Hoggart )对于当时英国文学研究中的“大叙事”不满,认为文学不仅是为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而是更应该接近劳工阶级。因为中下阶层的大众更喜欢通俗文化,所以后来的“文化研究”也逐渐以通俗文化 ( Popular Culture )为主要研究范围,故此威廉士和霍加特于1964年成立了著名的“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伯明翰学派” (Birmingham School) 之名也不胫而走。 文化研究关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与活动。文化活动是指某个文化中的人们如何去进行某些事情(比如说观看电视或外出用餐),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去进行事情则与某些文化意义有关。 在若丁·萨达(Ziauddin Sardar)的《文化研究介绍》(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一书中,列举了以下五个主要的文化研究特色: 文化研究意在检视其主题中的文化活动以及文化活动与权力的关系。 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文化所有的复杂样貌,以及分析社会与政治脉络中的文化展现。 文化研究是研究的客体,同时也是政治批评与政治行动的场域。 文化研究试图揭露与调解知识的分歧,试图克服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也就是文化知识)与客观知识(objective knowledge)这两者之间的裂缝。 文化研究致力于对现代社会进行道德评价,以及进行激进的政治行动。 1970年代文化研究领域开启了之后,英国学者与美国学者之间发展出不太一样的文化研究路线。英国的文化研究路线通常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左派观点,并且批评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它吸取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文化工业”(也就是大众文化)的某些观点。这种观点出现在早期英国文化研究学者的著作中,比如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与保罗·吉洛伊(Paul Gilroy)的著作。 相反地,美国的文化研究路线最初关注的,是从观众对大众文化的反应与使用中去了解其主观与正当的那一面;美国文化研究者会写关于球迷影迷这类疯狂爱好者(fandom)的解放面向。请见如约翰·纪乐里(John Guillory)这些批评家的著作。然而,美国与英国两个路线之间的区别已经逐渐消失了。 有些学者,尤其是英国的早期文化研究,会将马克思主义模型应用在这个领域中。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主要著焦于意义的生产之上。它假设存在有一种文化的大批生产,而权力则为那些生产文化产物的人所拥有。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中,那些控制了生产工具(经济基础)的人,本质上就控制了文化。 文化研究的其他路线,比如说女性主义文化研究以及美国后期的文化研究发展,则远离这种决定论观点。他们批评马克思主义为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假设了一个单独的、支配性的意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认为,不同的文化产物消费方式也会影响到产品的意义。 另外一个文化研究的主要批判点是传统上会将消费者视为是被动的。有些人挑战这种观点,并且特别强调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阅读、接收与诠释文化文本。一个消费者可以挪用、积极地抛弃以及挑战一个产品的意义。这个路线将焦点从物品的生产转到其他面向上。他们认为消费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消费者消费产品的方式会赋予物品以意义。有些人则将生产活动与认同作了紧密的连结。史都华·赫尔(Stuart Hall)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某些评论家会把这种意义的转换形容是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 在文化研究的脉络下,“文本”(text)这个概念不只是在讲书写下来的文字,还包括了电影、摄影、时尚或发型;文化研究的文本对象包含了所有有意义的文化产物。同样地,“文化”这个概念也被扩大。对一个文化研究者来说,“文化”不只是传统上所谓的精致艺术(high art)与普普艺术(popular art),还包括了所有日常的意义与活动。事实上,上述的后者已经变成了文化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比较 文化 文化历史 文化认同 文化理论 文化再生产(Cultural reproduction) 文化工业 文化战争(culture wars) 都市文化研究 其他主题 后现代主义 酷儿理论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研究 性别研究 东方主义 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后马克斯主义 女性主义 符号学 社会建构论 新音乐学 罗兰·巴特的《神话学》 [编辑] 文化研究理论家 雷蒙‧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 李察‧霍加特( Richard Hoggard ) 保罗·吉洛伊(Paul Gilroy) 狄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 米歇尔·傅科(Michel Foucault)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56f300652ea551810a68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