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系 损伤小白鼠一侧小脑的效应 实验目的 了解小脑的运动机能 实验原理 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等机能,当小脑损伤后,随着破坏程度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失调及平衡失调 实验器材 动物:小白鼠,豚鼠 器材:常用手术器械,大头针,棉花,滴管 试剂:乙醚,氯仿 实验步骤 1、用乙醚麻醉小白鼠(呼吸变慢时表示动物已麻醉) 2、自头顶部至耳后沿正中线剪开皮肤,将颈肌向下剥离。透过透明的颅骨即可看清小脑的位置,用大头针刺穿颅骨,直达小脑(2-3mm),搅毁该侧小脑(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脑干)。 3、待小白鼠清醒后,可见其向一侧旋转或翻滚。如损伤较轻,小白鼠向健侧旋转;损伤较重时,则向损伤侧翻滚。 4、将实验用完的小白鼠断颈处死后弃之。 拓展实验:向豚鼠右耳灌入氯仿溶液,约8分钟后豚鼠出现明显反应。豚鼠向灌注了氯仿的耳朵一侧翻滚,情形犹如小白鼠重度毁脑的反应,说明其小脑受到严重破坏。 实验现象 本组实验中对小鼠小脑毁坏较浅,毁坏小脑的小鼠清醒后,向损伤侧旋转,兼有损伤较轻和较重时的特点。是否是因为毁坏的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呢? 豚鼠的实验中,豚鼠在灌完氯仿后几分钟向损伤侧滚动,但是幅度不大。 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小脑的生理机能 答: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人体心音听诊 实验目的 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 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实验原理 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得高低。 实验器材 听诊器或心音放大器 实验步骤 1、受试者安静端坐,胸部裸露。 2、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开口方向一致(向前)。以右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胸具紧贴于胸部皮肤上,依次由左房室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右房室瓣听诊区,仔细听取心音,区分两心音。 思考题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怎样形成的?他们有何临床意义? 答: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形成机制:第一心音是心室肌收缩,房室瓣关闭,血流冲击动脉壁的振动其标志是心室收缩开始。特点音调低,历时长。第二心音是半月瓣半闭振动,其标志是心室舒张开始。特点音调高历时短。 临床意义:第一心音的强弱反映心室的收缩力。第二心音的强弱反映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的高低。从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变化可检查房室瓣和半月瓣的功能状态,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时均可引起湍流而发生杂音。 讨论 小鼠在用乙醚麻醉后应该立即剪开皮肤毁脑,否则小鼠会很快醒过来,不宜操作。而且在毁脑时可以先毁轻一些,再毁重一些。这样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至于本组实验中出现的介于两者之间的实验现象是否是毁坏程度的原因呢。此次的教训在于没有将在看到实验现象后继续加重毁脑,以看到不同的实验现象。 小脑有三个主要功能部分: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本次实验毁的主要是小鼠的前庭小脑。被毁掉前庭小脑的动物表现出不能保持身体平衡,但是随意运动仍很协调。 男女生的血压有明显差异,在统计出的资料中(附录)可以看到,男生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高于女生。这是否是亚洲男女生普遍的差异呢?是否与男女生的发育状况有关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5d1291e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