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一等奖:公平与效益的博弈—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调查与反思

时间:2022-04-14 14:26: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挑战杯优秀作品展示——社会调查类20121019 19:55:15



项目名称:公平与效益的博弈关于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调查与反思 来源: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小类:教育

大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简介

以提高教育效益和质量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自始至终都是公众颇为关注的热点问题。10年以来,撤点并校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直延续,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平和效益的角度,通过调研分析,揭示如何处理教育公平与效益的关系,并探讨当前教育政策中的前瞻性和持续性问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详细介绍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之后,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规划,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广泛展开。然而,随着《南方农村报》200941日刊登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八年之痛》指出撤点并校上学难、废校空置、学生辍学增多、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等负面影响,20101227日湖南衡南县松江镇14名农村小学生在乘坐三轮车上学途中丧命,撤点并校引起了社会的更大关注。如何正确落实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益的关系 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一个非常现实而重大的课题。 课题组历时两年,以公平和效益为着力点,以中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比较好的湖南省和河南省为例,采取抽样调查法,通过对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娄底市娄星区、涟源市、张家界市桑植县、衡阳市衡南县和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三门峡市卢氏县等相关农村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其中包括学生卷、家长卷、教师卷、教育行政管理者卷,回收有效问卷1432份,有效率为89.5%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为有关撤点并校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 在探究促进教育的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改革的效益,更好的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思路 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对数据分析处理,围绕撤点并校的效益性和公平性,建立理论模型。探讨当前教育政策中的前瞻性和持续性问题,并就撤点并校所引发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课题的科学性在于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调研地区撤点并校实施情况和撤并的现状,通过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先进性在于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把握学术前沿,并以公平和效益为分析视点,建立理论模型,揭示如何公平与效益的关系。 独特之处是课题组的同学均来自农村地区,在成长过程和求学经历中,见证了撤点并校的发展,对撤点并校有切身感受。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有利于深化对教育公平性的认识,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向着兼顾公平和效益的方向发展。 实指导意义 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关注和加强城镇弱势群体义务教育促进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相关问题的科学解决,在此过程中通过反思总结,能提高教育政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作品摘要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广泛展开。然而,随着《南方农村报》200941日刊登《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八年之痛》指出撤点并校造成上学难、废校空置、学生辍学增多、城乡教育差距拉大20101227日湖南衡南县松江镇14名农村小学生在乘坐三轮车上学途中丧命,撤点并校引起了社会的更大关注。如何正确落实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益的关系 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一个非常现实而重大的课题。 课题组历时两年,以公平和效益为着力点,以中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比较好的湖南省和河南省为例,采取抽样调查法,对相关农村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建立理论模型,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进行剖析和反思,揭示如何处理教育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探讨当前教育政策中的前瞻性和持续性问题,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10月份被确定为学校第四期质量工程重点课题,已获重点资助。 获学校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同时晋级省级决赛。 20115月参加第九届挑战杯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被组委会授予省级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罗银利,《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 [2] 孙霄兵、孟庆瑜,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外教育经济政策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 范丽平、李祥云,《国外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研究综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0. [4]《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八年之痛》[N],南方网(广州)2009-04-02. [5] 万明钢,《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名义我国农村撤点并校带来的隐忧》[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10. [6] 杨兰,《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回顾与反思》[J]《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7] 杨东平,教育蓝皮书《2006年: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 [8] 琴,《呼和浩特市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2. [9] 清扬,《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20084[10] 廖英丽,《美国中小学合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截至2009年,在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撤点并校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为主题的论文共计约687篇,其中博士论文约2篇,硕士论文约60篇,期刊论文约625篇。 其中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郭清扬博士认为:期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办学分散的问题,而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普九过程中,许多地方为了尽快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实行了村村办小学,乡乡办初中的办学策略,更加剧了学校布局的不合理。鉴此,上世纪90年代末,各地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合理布局是否得以实现。经过调查分析,他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说是取得了较好的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合理布局的目标,其具体表现就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充分肯定。 斯琴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撤点并校的现状进行分析,她认为:撤点并校具有很大优势,但也带来一些附加问题。其优点为:大力推动了呼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办学,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缺点为:地方财政投入压力加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学校在资产处理上存在巨大浪费现象;教师队伍结构失调;学校管理难度增大;农村学校寄宿制不完善;农民负担加重;服务半径太大,部分学生出现晚上学、辍学等现象;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一些


农村出现文化空白和劳动缺失现象等。 米海燕认为:经过撤点并校,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自信心增强,交流合作增多,英语学习得到质的发展。 吉芸认为: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方政府缺乏对本地实际情况的了解,实行一刀切的合并方式,引发了诸如学生上学难、班级规模大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寄宿制学校建设落后、农民负担加重等一系列的难题。这些难题不解决,不但会影响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农村教育水平的下降,出现历史的倒退。根据她的研究,认为我国应该借鉴美国,当下我国撤点并校与美国在20世纪的农村学校合并运动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在思考和研究我国农村学校合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逐步完善我们的农村学校合并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97a7402b90d6c85ec3ac6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