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入文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真实含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流传千古、妇孺能诵的《静夜思》,其动人之处,在于平淡自然、意象真切、蕴 意绵绵,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韵铿锵。不少人在儿童时代就能背诵如流。历来读书人 无不赞赏这首信口而成、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佳作。毛泽东在圈评《唐诗三百首》 时,对李白此诗,打上了三个大圈,称赞不已。 可是,很多年来,对于如此简单的二十字诗,却出现了两处误解,很少有人能够真 正理解到诗中的含义和李白所处的境况,即李白何时、何地“思乡”。绝大部分人只是 望文生义,把“床前”的“床”误认为是“寝卧之床”,将“疑是”的“疑”误解为“怀疑”。其 实,李白此诗所说的“床”,是指“井栏”、“井垣”;“疑是”的“疑”是“比拟”、“比喻”之 词,应该解释为“拟似”而不是“怀疑”。 “床前明月光”的诗境是秋夜月明之下筑有水井的庭院,而不是抒写汉唐人席地而居 的室内起居中的感受。李白诗集,宋代才见版刻,清中叶乾隆以后,尤其是《唐诗三 百首》流行之后,《静夜思》广为流传。但因为后人远离汉唐人的室内生活制度,不熟 悉当时墙上的直棂窗或高处设置的瓮窗,透过它很难看到庭院的事物或感受这些事 物,以致注家都误释为“床”。专家考证,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727 年),地点 在今湖北安陆,李白置身在秋夜朗月下的水井边上,举头望明月,而非床前望明月。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 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床作井栏、井垣解,自古有之。《古乐 府·淮南王篇》有句:“后园凿井银作床。”李商隐在《富平侯》诗中有句:“不惜金弹飞 林外,更筑银床在井头。”杜甫亦有诗句:“露井冻银床。”这些诗句,“床”与“井”连在 一起,就很清楚地表明这些“床”即为井栏。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989588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