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晨间混班游戏 一、案例描述 在本学期开始,我们大班年级组初步尝试晨间混班游戏,打破班级界限,共用场地和玩具,按游戏类型分设区域,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类型、玩具和同伴。相比之前以班级为单位活动,混班后场地增大,游戏花样与种类随之增多,扩大了幼儿可选择范围。 二、案例目标 1.提高游戏中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2.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 三、案例分析 在开展晨间混班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1)在游戏的准备和整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班幼儿都只拿自己的活动材料或者两个班幼儿共同拿出来的玩具最后没人整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说明不同班级的孩子之间的合作性能力不强。 针对这个情况,我做出的相应调整让两个班的幼儿在游戏前后都要有一个简单的沟通,对游戏材料的拿取和整理有一个初步的分工合作,这样既避免了游戏前后的收拿材料的混乱,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游戏中出现等待的现象。有些游戏比较吸引幼儿,排队等待的人数较多,增加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 针对这个情况,我做出的调整是减少了幼儿排队较少的游戏,对幼儿排队较多的游戏进行调整改进。幼儿排队少,说明那个游戏已经不符合幼儿当下的兴趣了,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身体锻炼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 (3)游戏中,因为不同幼儿的原有水平不同,会出现有的幼儿不会玩别的班游戏的现象。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教师的适当指导固然重要,但是幼儿之间的同伴引领辐射重用同样不可忽视。 在晨间混班游戏中,孩子间社会性交往的机会变多了,不同经验的孩子间还会相互指导,起到了很好的同伴间引领辐射作用,比如说照片中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在家的练习掌握了抖空竹这项运动技能,在与别的班的幼儿共同游戏时,他又将抖空竹的经验和技巧教授给别的幼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3d2f2c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