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时间:2022-04-28 15:45: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作者:丁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科技·学术版 2009年第06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已逐渐得到应用。我国也已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一金融资产转移》、《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与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相关的准则、规定。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根据准则的相关规定,初步探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问题。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会计披露 0 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但能在未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转换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通过对特定资产的控制权、收益、风险的分散和组合,连接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其核心在于对金融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建元开元两只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的正式发行,中金公司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以及广发证券的莞深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逐步推出,资产证券化这个国际金融领域先进的创新金融工具,在我国正式揭开了面纱。本文拟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出发,结合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浅析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相关问题,初步探讨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1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

判断基础资产的转移是属于真实销售还是担保融资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通过实现真实销售,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一方面可以通过破产隔离制度,以及信用增级措施提高SPV的信用等级,实现发起人低成本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基础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终止确认,改善发起人的财务报表结构,增加发起人的流动性,以及提高资产收益率,降低其继续融资的融资成本。因此显然只有在真实销售会计处理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12cb4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