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同课异构”误区及矫正 近年来,在很多学校里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这种教研 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意识,使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 环境中,通过对比操作,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教法和经验,营造良好 的教研氛围,对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把先进的教学 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非常有利,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显著地发 展。这种模式也迫使每位老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 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 同时,在“同课异构”也存在着认识和操作上的一些误区: 1 “同课异构”活动不完整性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 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形象化 地阐述了“同课异构” 。 何谓“同课异构”? 现象一:a校在进行“同课异构”活动,统一规定了公开课的教学 内容,并要求老师们到本学科公开课中听课“取经” 。此活动轰轰 烈烈开展了近一个月,老师们听课笔记写了厚厚一本。 现象二:b校同样在搞“同课异构”活动,事先制订了活动的主题 与教学内容,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分学科组共享教学资源,研讨 了教学策略,进行了思想碰撞。其后,每位老师各自设计教学过程 并实施,同备课组成员进行教学观察(授课、听课) 。听完课后, 备课组对所有课例进行了集中研讨, 比较、分析、探讨教学有效性。 教师个人自我反思,为下一轮教研活动做好准备。 从上述现象中不难看出 b 校的“同课异构”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原因就在于: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建构过程,认为这不过是对于 同一教学内容“多听几节课,多上几节课”的问题,这样的理解显 然是简单和狭隘的。 “同课异构”实质上是几位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切合新课程要 求,在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前提下,根据各自的教学经验与教学风 格,在同伴的帮助之下,最大化地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形成不同的 教学构想,在构想付诸实践中共同发现、解决问题,相互借鉴,使 构想最终达到最优化,从而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打 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时,也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 律的把握和教学能力的提升经历了可持续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认 知与能力建构过程,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 2 “同课异构”活动就是相互模仿、择优照搬 案例:一所农村中学在“同课异构”活动中,确立了八年级语文 《记 承天寺夜游》(苏轼)为教学内容,有位教师在教授“庭下如积水 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时,在完成译文后,引 导学生充分地通过朗读,闭目想像与体会文中描述的“月光照在院 子里,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 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一句的美景。这可谓是本课中一“亮点” 。另 一位教师就此“借鉴” 。后来这位教师到城里一所中学上示范课, 全盘照搬这个“亮点” ,效果却很差。城里的孩子能有多少经历过 农家小院似的庭院生活呢?怎么能理解和想像 “月光、竹子、柏树” 所“形成”的“积水、水草交错纵横”的美景呢?所以,有的学生 则直言“不知美在何处” 。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同课异构”活动中,绝不能简单地模仿、 照搬。教学工作不是工厂流水线上同一模式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 教学活动中学习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9d1208a5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