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空间活化的人本解读与实践——环境行为学与社会学视角

时间:2022-12-26 15:25: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记忆空间活化的人本解读与实践——环境行为学与社会学



言语;徐磊青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 【年(),期】2016(000)008

【摘 要】借由艺术作品引出对记忆空间的讨论,认为“记忆”与“地方”的概念不同于“历史”与物质环境实体,而因主客体统一更偏向于日常生活的空间.历史空间更多地是被建构出来的与主体脱离的客体,而日常生活空间却是肌肤相亲的真实存.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基于目前存量规划的场所营造和记忆空间实践中往往对方法和目标都不明确,既不能尽建筑学本体范围内之责任,又在主体性建构和政绩工程中迷失,而保护需要从历史的定义走向日常的活化.因此,存量优化时代重在营造而不在于重建,重在人本而不在于形态.最后提出,对人本主客体统一的诠释,可借由心理化的人、场景化的人和资本化的人而进行思辨,引出可以对营造实践进行深层次启发的设计本体论哲学意涵. 【总页数】9(P24-32) 【作 者】言语;徐磊青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城市记忆场所与空间活化的实践之道 [J], 王晓; 2.从空间社会学视角解读课堂空间形态 [J], 苏琴 3.从空间社会学视角解读课堂空间形态 [J], 苏琴

4.人本主义诉求之""的回归—u200a—乔恩·朗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介述 [J], 万融;卢峰

5.人本主义诉求之“人”的回归——乔恩·朗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介述 [J], 万融;卢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369811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