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反复朗读诗歌,把朗读作为学习诗歌的切入点。 2.能力目标: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给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给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学生:看对联,思考、回答。 对,是杜甫,还记得初一时,我们随着诗人一起游历了高大雄伟的泰山,欣赏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从中感受到了青年时代的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今天,让我们跟着杜甫去看一看战乱中的长安,那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诗人又会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拾遗,唐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怀抱远大的政治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有强烈正义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更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后世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品:“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 1 / 3 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二)背景链接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中,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被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诗人困居长安之时。 (三)朗读诗歌 1.请学生读,读准字音:簪(zān) 2.请学生读,读准节奏。 3.自由朗读,比比谁是背诵小能手。 4.齐读。 (四)合作学习 1.结合注释,师生合作了解诗的内容,不懂之处举手询问。 2.师生交流,师问,生答。 3.小组展示: (1)师生展示,解释词语。 国:国都。 城:长安城。 烽火:战事。 浑:简直。 (2)师生展示,翻译诗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丛生。(残破不堪,荒凉破败——忧国)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伤感之时,花仿佛也在流泪;怨恨别离之时,听到鸟的啼叫也会心惊胆战。(伤感时,我看见花开也要落泪,怨恨离别时听到鸟鸣也会心惊胆战。)(移情于物,借景抒情,内心伤感——伤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乱持续了几个月,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念家)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 3 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悲己) 追问:作者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思念家乡,忧国忧民。) (五)细读探究 1.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六)自由品读 请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来品读,然后和大家分享。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睹物伤怀,见到开放的鲜花,禁不住悲怆落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通常,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诗人借此用来表现自己的悲伤和愁苦。 学生分析其他诗句,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三、课堂练习 1.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融情于景,表现了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 2.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四、课堂小结 得知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看到春城长安的破败景象,心里涌起许多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愁绪,我们的心不禁也变得沉重起来了,仿佛也看到了诗人眼中杂草丛生、断壁残垣的长安,感受着山河破碎的悲怆,想念着被战火隔断音讯的家人。诗人抓挠着自己越来越稀疏的白发,此时的心境,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真是——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五、布置作业 诗歌最主要的阅读能力是联想,你从此诗中联想到什么?请描绘诗歌画面。(把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9b59c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