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考试参考答案

时间:2022-04-01 01:04:5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联系我国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实际,谈谈当代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要答好此题需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及发展的状况,有助于我们对各章节内容的学习。 答题思路:

近年来,教育社会学界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中通过大量吸收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开始不断地反思和检讨教育社会学学科自身的发展问题。

教育社会学学科研究与发展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问题:

(一)学科性质问题。教育社会学竟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还是教育的分支学科,抑或是一门介于教育社会学之间的一种以科技性的研究为目的的边缘性学科。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国的教育社会学起步很晚,目前仍以介绍国外的有关理论为主,虽然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社会学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对教育社会学的性质仍然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

(二)学科功能问题。以理论形态存在的教育社会学从根本上来说它来自于实践,但它超越于实践。其功能主要不是为教育实践对症下药地开处方,而是对教育实践所蕴涵的内在联系给出科学的阐释,并合乎逻辑地构想和预测未来。教育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所蕴涵的内在联系或规律进科学的描述和阐释是教育社会学最主要的功能。

(三)学科方法论问题。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不同方法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如何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把传统的规范性研究与新兴的证验性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把量的研究同质的研究也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说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价值取向问题。以归纳主义与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取向和以强调人性尊严、人的价值与权利为

核心的人文主义取向,二者之间如何取得必要的协调,从而使教育社会学研究既有科学理性又能以人为目的,物的尺度与人兼而有之,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社会学研究中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是人的活动及其发展,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应该成为教育社会学价值精髓,忽视教育社会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将使其背离该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初衷。当然,教育社会学也不能抛弃科学精神,忽视科学主义的理性取向,将阻碍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在科学化道路上的健康发展。 (五)体系化问题。教育社会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主要应该是通过归纳还是通过演绎而建立,这一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教育社会界应有的重视。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目前教社会学文献中所存在的教育社会学体系基本上都是通过吸收教育社会学理论沿着归纳的路线形成的,逻辑的概括能力有限理论繁殖能力差,缺乏理论深度。

(六)研究战略问题。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育社会学已越来越难以进行下述抉择:要有效地回应实践的呼唤似乎就得采取“问题取向”的研究战略,要促进学科的成熟就不能放弃“体系取向”的研究视角。就目前教社会学的研究情况看,“问题取向”正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学科体系本身的建设似乎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七)本土化问题。在我国的教育会学理论中,既有前苏联的理论模式,又有欧美、日本理论的框架。教社会学的本土化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在简单化的理论复制中中国的教育社会学迷失了自我,远离了丰富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成为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我国教育社会学如何立足本身的文化传统,汲取外部的必要营养,成就独立地自我发展这一问题,应该引教育社会学界的高度关注。(楚江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发展趋向,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现代教育

会学的概念》一书,归纳出有以下几点: 1

将越来越多参与制订和评价教

育政策和教育规划的活动。 2

将越来越重视国际间教育的比

较研究,加强与比较教育的协作。 3

政治学、经济学等也将参与教

社会学的研究,进行协作。 4

研究领域日趋扩展,从中小学

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等,从宏观的研究到微观的研究。 5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将日益普

及。

另:同学们可进一步参看 吴康宁:《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思考》文,进行深一步思考。

2、阐述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结合实际谈谈符号互动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此题要求掌握第二章中有关的教育社会学中的理论,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答题思路:

答:该理论主要观点是:

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构成的。人们之间复杂的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制度及社会结构。

人际互动中个人对他人行为的反应并非根据行为本身的刺激而产生,而是将他人的行为看成是某种“符号”,并根据他对其中意义的理解作出相应的反应。

互动是由群体成员互相联结并被组织到一起的共同行动,这种行动是可重复稳定的,它构成了“文化”或“社会秩序”

就符号互动理论而言:在课堂教育一是要变静态的老师灌输、学生听讲,为师生共同参与互动过程,学生也是一个主动接受参与课堂教育群体;二是努力营造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氛围。 结合实例略。

1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和要求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请结合教师社会角色的相关内容,围绕教师角色转换和

角色冲突这一主题,联系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批判和反思。

要答好此题,需对教师社会角色、教师职业活动有一定认识。

答题思路:

教师社会角色的基本认识: ①社会道德代表者 ②知识(技能)的灌输者 教育教学活动的控制者

从教师社会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初的教育是统治阶级内部所享有的特权,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个人的社会发展并不是决定性的,因此社会对教师的职责界定主要涉及个体的道德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筛选、分化功能逐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学生的主要社会时间在学校中渡过,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也是由学校选择、评价。因此,与家庭等其它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教育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每个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社会地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教师社会职责出现泛化的趋势。教师社会职责的泛化直接影响了教师社会角色职责的界定,造成教师社会期待和个人角色理解的巨大差异。

对教师职业活动的社会认识: ①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遵照规定的计划及程序的劳动。

②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是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社会工艺。

③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专业活动。

④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艺术 从劳动→工艺→专业→艺术们对教师的工作和角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也因此促发了教师群体内的许多矛盾和冲突,教师个体、学校管理者及社会如果各执一词,必然会导教育教学合力丧失。因此,学校应创立和谐氛围,在同事、教师群体、管理者以及社会之间应形成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共识。

实践反思




2、试述教育变革的策略与途径。

答题思路:

自二十世纪后期,教育变革的途径和策略上大致体现了三种取向:

一是市场本位的学校改革; 二是标准本位的学校改革; 三是自主化的学校改革。 所谓市场本位的策略途径是根据市场运行的特性,教育消费者可以凭由国家财政负责兑现的“教育券”购买自己所需要的高效的学校教育服务,改变原先不得不接受由政府扶植的低效的学校教育服务。这在我国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已逐步推广教育券”制度。据悉,浙江省长兴县目前实施的“教育支票”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可视为当前我国教育变革的途径之一。

所谓标准本位的学校改革是与市场标准本位相反的一种学校改革,是寻求在现有体制内工作努力接受在直接民主政治的体制下管理学校。但此改革问题颇多,不少教育专家对此表示担忧。

所谓自主化的学校改革是指在有关教育、人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决权都被授予了学校,由校长、教师就自己学校的事项做出决策,而不再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或学区统一行使,这种分散决策权激励了校长、教师的工作热情,致力于实现自己的信念与目标。同时还促进了不同学校形成适宜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发展与成功创造良好环境。根据这种途径进教育改革,学校将会获得相应的权力和责任,通过合理行使自治权也将更加灵活、稳健、更有适应力和高效。 1、结合实际,谈谈你关于学生对课程适应的理解。

答题思路:

从根本上来说,学生的课程适应问题是文化适应问题。伯恩斯坦的“社会语言代码”理论认为,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代码,它代表着语言者的文化特征。

文化层次不同的家长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代码特征;文化

层次不同的家庭的儿童生活在具不同文化代码特征的语言环境之中。

学校课程也是一种文化代码。为从人类知识宝库中精选并加工而成的基本学习材料,作业概括化了的知识体系,学校课程的特征就是“合理性”,具有普遍意义,逻辑联系和科学结构。由于学生的文化代码基础主要取决于家庭文化层次,而学校课程又是一种精致代码。这样,学校课程与家庭文化层次较高的学生之间就有了一定的文化相容关系,而与家庭文化层次较低的学生之间则存在着文化相斥关系。因此,看似客观的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具有不同的涵义,并被施以不同的解释。

从表面上看,相同教育阶段的学生都享受着同等教育机会,学习相同的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但实质是在学习“亲和感”不同的课程,这是的家庭文化层次笔筒的学生在学习与掌握学校课程的可能性上存有差异,并导致家庭文化层次较低的学生容易出现“不适应”学校课程的现象。

2、阐述教师权威的构成以及教师权威的变化模式。并结合实际谈谈教师权威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答题思路:

教师的权威不仅包含了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力,还涉及到教师自身的个性、品质等内在因素。涂尔干认为教师权威的来源应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去分析。教育制度层面划分为法定的权威和传统的权威;人因素层面划分为感召的权威和专业的权威。

法定的权威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除公民所享有的一般权力外,还拥有法律所授予勤俭职业本身所需要的权力——专业权力。一般表现为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等职业方面的自主权。

传统的权威

教师职业的行为方式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并受到它的约束和规范。社会传统同样赋予了教师的权威。师生关系方面,教师权威尤为突出。

学生怕老师已成为习惯。

专业的权威

教师的专业知识由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组成,在这种专业背景下,教师取得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决策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权等。随着教师活动的专业性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来自专业的教师权威也不断提高。

感召的权威

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以及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的不同理解,教师权威体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师有自身的感召力,源于自身感召力的教师权威发挥着迷人的魅力,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

对于教师权威的变化,可以从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教师权威有着广泛的影响.例如“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关系到教师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权威水平。针对学生评价,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学生个体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对教师权威的评价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教育制度层面的影响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中法定权威的影响力表现最为明显;教师个人感召力一直是学生评价的重点内容;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逐年递增。由此可见,学校中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从最初的制度化依赖向平等的社会成人交往的发展过程,教师的个性品质以及专业学识已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

如今人们对教育、对教师的批评和指责逐新增多,其中很大部分都与“教师的权威”有关。 举例联系实际

1试以你熟悉或你所在的班级为例,对班级组织的性质和结构进行社会学分析。

答题思路: 一、班级组织的性质

1)班级是一个“准社会性”的社会组织。

2)班级是一个“半自治性”的社会组织。

3)班级是一个“非功利性”的社会组织。

4)班级组织是一个有着预设生命周期的社会组织。

二、班级组织的结构分析 在班级组织里,一般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在角色分配、执行社会义务基础上形成的关系,马卡连柯称其为“责任依从关系”,这是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一种是因日常的接触而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班级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一)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 正式结构是指组织内部职、权、责三位一体的体系。正式结构的实质是组织成员之间的正式交往关系,种关系是从制度上预先规定好的,以组织内的个人关系为转移,其目的是将组织的活动统一起来,有效达到组织目标。

班级组织呈现出“直线型”的组织结构:1、班干部、小组长、班级成员;2、团支书、支部委员、团员。

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是导致学生形成地位差异观念及权威服从观念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二)班级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是指组织中,由于长期交往而自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初级社会关系网络。非正式结构主要是靠个人的感情、兴趣、爱好和习惯来维持,远不如正式结构稳定。

班级组织的非正式结构,通常专指班级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其包括:

1游戏型群体;2、兴趣型群体;3互助型群体;4、倾诉型群体;5、破坏型群体。

联系实际略

2 运用互动理论对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类型、互动差异、课堂教学行为控

制和服从等社会学现象进行分析,述你对我国课程改革的看法。

答题思路:


一、根据互动理论,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互动教学的本质、目标、原则和策略。

本质: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有异议的学习是通过人际互动产生的;教育必须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

目标:培养道德高尚的人,增强人类生活的有效性,改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原则和策略:

①增进人类关系及提供环境条件,以利于学生个体知觉的分化,并将新资料准确地整合到个人的知觉中去;

②积极成为教育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应积极参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单是传统的施教者;③对纪律的积极态度。纪律是师生互动的产物,对待纪律有三种方法:认真参与、成熟管理、积极强化。

二、课堂互动的类型 教育社会学层面,对课堂教学的互动可以从“互动主体的构成”和“人际状态的性质”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类。

1 按互动主体构成分类: 1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师个互动)

2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的互动(简称师群互动)

3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简称个个互动)

4)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简称个群互动)

5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简称群群互动)

2 按互动人际状态性质分类 1)合作性互动 2)对抗性互动 3)竞争——合作性互动 三、互动差异

1 互动时间构成的差异 2 互动对象构成的差异 3 互动空间构成的差异

四、我国课程改革必须花大力气实现大的变革

首先应走革新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建立新的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课程形态的突破。

其次,应构建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运行的新机制,以研究成果为基础,提高课程改革的理论性、前瞻性科学性,吸引社会各方面对课程改革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尤其要吸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自然科学家和社科学家等人士的参与。

再次,按照培养目标和有关原则重新选择,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变革、时代挑战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四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学术力量,建立课程实施的指导机制,具体研究、指导和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758528b52acfc789ebc9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