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初探 作者:刘巨漫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7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开始向学生倾斜,意识到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这就使得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了教学方向,开始围绕学生的综合培养展开教学,期望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其中,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點,引发了教师的深思。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理想信念,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认知因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参与体验,以培养学生具有雄心抱负的人生态度。语文学科在理想信念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资源,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几乎都渗透着理想信念,这不仅给学生进行学习感受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还使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理想信念;综合培养 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中,理想信念是使学生逐步形成属于自身的语文能力、审美情操、情怀品格的必备素养,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良好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育对于高中生来讲十分重要。而教师基于理想信念对学生来展开教学,便需要结合理想信念的内在含义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来制定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能够善于并乐于接受,推动学生理想信念的高效形成和发育。下文,笔者便就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策略进行一番探究。 一、通过古人形象分析,引导学生理想信念形成 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密不可分。人物与情节在文中相辅相成,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更能凸显人物形象,而人物性格特征丰满展现也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人物形象,要着眼于整体故事情节的把握,不能断章取义。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整体内容上感知作者对人物所持的态度。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通过让学生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到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背景,然后梳理文章层次: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在这篇文章中,一共出现四个主要人物:烛之武、佚之狐、郑伯、秦伯。然后引导学生去逐一分析几个次要人物,这几个人物形象各自是什么特征?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郑伯在国难当头才想起用烛之武,说明他并不是善于挖掘重用人才的君主。“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里暗含威胁,不够磊落。生2:“佚之狐是个慧眼伯乐,他在关键时刻向郑伯举荐了烛之武!”生3:“我不觉得佚之狐是好人,他早知道烛之武的才干早点干嘛了?这种有可能掉脑袋的事他推荐烛之武可以避免自己去,成功了是伯乐失败了保全自己。”(生笑)生4:秦伯是个从善入流当机立断的人。他顾全国家利益果断做出对自己国民有利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788f43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