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莹 (河池学院 外语系,广西 宜州 546300) 摘 要: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判断一部译作成功与否在于其在翻译生态系统中的适应程度,而适应归根结底在于读者的接受程度。面对不同的读者,译者应对其“生态环境”有清楚的认识,以满足不同的读者期待,使自己和译作适应不同的“亚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诠释下的许渊冲《西厢记》英译充分体现其翻译思想追求翻译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以及“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则。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适应”;许渊冲;《西厢记》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09-02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素有中文典籍的“花间美人”之称,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和欣赏价值。作品文采飞扬,韵律美妙,情感真挚地讲述了年轻的书生张生和已故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之间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她和《红楼梦》一并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两朵奇葩,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一中一西、异曲同工之妙。为了使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宝库的这一瑰宝在世界文坛上散发出熠熠光辉,许渊冲教授在1992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译《西厢记》四本十六折,又于1998 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许译《西厢记》五本二十折全本。许译《西厢记》译文韵律严格,格调优雅,遣词造句精雕细琢,传神的西方诗学中的意象和典故在译文中随处可见。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剖析许渊冲《西厢记》英译本中的适应与选择, 解读许渊冲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对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处理技巧。 一、生态翻译学概要 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哲学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并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指导,诠释了翻译活动的过程、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对产生恰当译文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胡庚申教授认为翻译实际是一个“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翻译的实质就是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地适应和选择的动态转换过程。具体地说,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这里所说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成功的翻译是译者成功的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结果。这种“适应”和“选择”表现为“多维”的“适应”和“选择”,即“整合适应选择度”。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选择转换,才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2]。如果译文的“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越高,那么,它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就越高。所以,最佳的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二、许译《西厢记》中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 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出翻译方法就是侧重“三维”间的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还要关注文化的传达和交际意图的传递。 (一)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即译者对语言形式,尤其是对修辞风格的适应选择。叠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其音、形、义的多维美能使文学作品既绘声绘色又朗朗上口。《西厢记》善用叠音迭词,据语言学家考察,整个戏本,一共有117个重言词,其中双音节重言词52个,四音节重言词14个。这些叠词韵律优美,句式整齐,成就了《西厢记》“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为了让英语读者能和中国读者一样体会欣赏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许渊冲遵循“三美论”,以适应译入语读者的语言接受能力为原则再现了原作的语言魅力。 例1: 颤巍巍竹影走龙蛇, 虚飘飘庄生梦蝴蝶。 絮叨叨促织儿无休歇, 韵悠悠砧声儿不断绝。 痛煞煞伤别, 急煎煎好梦儿应难舍。 冷清清咨嗟, 娇滴滴玉人儿何处也! Acute acute my grief at heart; Painful and painful from my dream to be torn apart! “颤巍巍”、“虚飘飘”、“絮叨叨”、“韵悠悠”4个叠词的使用把一幅风过竹响、促织远鸣、捣衣之声不绝于耳,主人公因而梦醒的动态画面描述得绘声绘色,译者把4个形容叠词翻译为动词,并重复,还原了原文的动态美。“痛煞煞”、“急煎煎”、“冷清清”、“娇滴滴”也分别被译成重叠的形容词和副词,再现了张生相思成疾,渴望见到心上人的心情,从以上译例可以看出译者在充分考虑翻译整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语言形式进行调适,充分发挥译者潜在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把原文传译得流畅达意,而且使译文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原文的风格韵味在英语语言中几乎达到了相似的审美效果,信息得以传递且译文完成了适应译语的语言形式适应性转换。 (二)译者对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不仅是一种文本代码转换的过程,而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过程。译者要更多地适应译入语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审美观念等问题。许译《西厢记》的目的就是希望向西方读者传播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基于此目的,译者注重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充分传递原作中的文化信息。《西厢记》中典故众多,意象迭起、联想丰富,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无比的感染力,典故的运用是为了达到用简单的字词传达复杂信息的目的。由于典故只有在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才能得到很好阅读默契感,所以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性,可以采取直接向读者解释深层的信息的方法来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 例2:《寺警》【青歌儿】中的两句:“愿与英雄结婚姻,为秦晋”译为: “秦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国家的名称。由于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于是后世用“秦晋之好”来指“婚姻”。此句在翻译时,译者在没有任意增加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使其内涵由隐至显,传达了原诗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照顾了读者的理解程度,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译法便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是译者在文化维上适应性选择的表现。 (三)译者对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任何一种交际活动的进行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许渊冲翻译《西厢记》的目的之一就是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为了达到此目的,在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下,他选择文化类比法翻译文化信息。 例3:第一本第三折【调笑令】 似湘陵妃子,歇偎舜庙朱扉;如洛水神人,欲入陈王丽赋。是好女子也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洛水神人”即洛神,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这里许将其转译为西方读者熟知的“Nymph”,Nymph是希腊及罗马神话中的自然女神,也常常被理解为居住在山林水泽的仙女。此处许渊冲为了使译文对西方读者更具亲和力,从西方文化中借了一个与中国文化相近的概念用在自己译文中,以便达到交际目的。又如:《西厢记》中经常用“玉人”“颜如玉”等之类的词语来形容莺莺姣好的容貌,如果直译为“jade”,会让英美读者误认为莺莺是个庸俗轻佻的女子,因为英语中的“jade”就指此意。在此,许渊冲注意到了英汉两种文化意象的差异,将其翻译为“her face of rosy hue”“fair face”等,不仅尊重了英语的习惯——用玫瑰等花来比喻女子长得漂亮,也实现了作者的交际意图,成功地向读者传达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解读和探讨了许渊冲的《西厢记》英译本,目的是使读者加深对许渊冲翻译思想及其古代戏曲翻译的理解与赏析,并为将生态翻译学运用于许渊冲翻译作品研究抛砖引玉。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判断一部译作成功与否在于其在翻译生态系统中的适应程度,而适应归根结底在于读者的接受程度。面对不同的读者,译者应对其“生态环境”有清楚地认识,以满足不同的读者期待,使自己和译作适应不同的“亚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诠释下的许渊冲《西厢记》英译充分体现其翻译思想追求翻译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以及“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95d98002768e9950e738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