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秦国和晋国两国国君间长期互相通婚,后世称此为秦晋之好。 其实,秦晋之好,并非两国关系铁得很,事实上,两国也是经常发生战争的。两国之所以世代通婚,是有深刻的社会准则约束的。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社会有三项社会生活基本原则,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周朝,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基本原则,那就是“同姓不婚”。这些构成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四项基本原则”。周代的姓,相当于现代一些国家,如阿富汗、巴基斯坦的“部族”。因为当时的族群(姓)人数少,同姓通婚,血缘关系往往很近,容易生出“傻缺二代”。当时人们已经看出了这一点,《左传》中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的记载。这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便有“优生”超时代的智慧。 当时的周朝,是由各种“姓”的诸侯国组成的。因此有的历史教科书称周朝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时的“姓”主要有以下几个:“姬姓”,周王室,及晋鲁燕卫吴等国,均为姬姓,为当时的大“姓”;“姜姓”,有齐许吕申等国;“芈姓”,楚国为芈姓;“嬴姓”,秦国为嬴姓;“子姓”,商的后裔宋国为子姓;“妫姓”,舜的后裔陈国为妫姓;“姒姓”,禹的后羿越国为姒姓。 由于有同姓不婚的限制,当时男女嫁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晋国是姬姓之国,与临近的嬴姓之国秦国通婚是最佳选择。否则,就只能到更远的齐宋楚等国寻找出路。如果这样,路远不说,而且姬姓为大姓,在婚姻市场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如果丢弃了秦国这样大的婚姻战略伙伴,那么,其他姬姓之国如卫郑等,就会趁机抢占秦国者一市场。果真如此,那么晋国的姑娘往哪嫁?晋国的小伙儿到哪去娶?看来,对晋国来讲,也只能实行秦晋之好的政策。这也是当时好多国家的一贯做法。在《左传》中。您可以看到,当时互相临近的鲁齐两国,也是长期实行“齐鲁之好”的政策的。 当时的同姓不婚,是一项强制性社会标准,谁违背了,谁就臭名远扬,和现今的“有伤风化”一样。这里谨举一个当时著名的例子:鲁昭公娶了同姓的吴国女子。他自己也心里发虚,不敢说对方为姬姓(吴姬),对外谎称对方为子姓(吴孟子)(当时的习惯,女子的名字中,必须含有她的姓。如我们熟悉的孟姜女,就是姜姓,孟,则是老大的意思。民间传说孟姜女身世:一只老鹰吐了一个葫芦籽,落在孟家,长成了一个葫芦,却爬过篱笆,结在邻居姜家一侧,后来打开葫芦,里面是一个女孩儿,两家争执不下,后来折中,归两家共有,姓孟姜。是后世不了解当时的习俗而作的曲解)。但这点小把戏能骗得了谁?尽管当时没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但消息还是传得很快,弄的天下都知道了。孔子周游列国时,到了陈国。陈国的一个官员(官名“司败”)就问孔子:“你们的国君鲁昭公知礼吗?”孔子答道:“知礼。”该官员只是一笑。孔子离开后,该官员又召见孔子的学生巫马旗:“你们的鲁昭公娶了同姓女子,你们的老师还说他知礼。如果他知礼,还有谁不知礼?你们老师号称君子,君子应不偏袒,而你们老师这样做,能称得上君子吗?”巫马旗回来对孔子讲了这件事。孔子大发一通感慨:“毕竟我是名人啊!有错大家都看得到。但是,作为臣子的不能揭国君的短,要为他掖着藏着,维护他的形象。我说我们国君知礼,正是因为我知礼呀!” 编辑评语漫谈秦晋之好的来历,蕴藏其中的"优生"智慧,及其逸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2895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