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认识米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形成1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注重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重点与难点: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表象。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米尺一把、卷尺一把、1米的绳子一根 板块 活动一:复习 教师活动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100( ),宽40( )。 大拇指长约6( ) 粉笔长约7( ) 铅笔盒的长约23( ) 2. 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 1.量比较短的物体时,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等比较长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就比较麻烦了,这时该怎么办呢? 2.认识长度单位: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1)比一比 集体交流 (2)看一看出示米尺,介绍刻度 ①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②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 (3)量一量。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要用米作长度单位?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通过复习,为认识长度单位“米”作铺垫,渗透“米”和“厘米”的联系。 在新授中,让学生先进行1米有多长的实践活动,初步形成对米的长度表象。 在量不同物体长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米的含义,建立1米的表象。 活动二:认识米 谈话:请同学们将一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 再请同桌先估一估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然后用这1米长的绳子一起去比一比,互相说一说比的感受。 a.完成“试一试”。 先估计一下,再去量一量。小组合作,做好记录。 b.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同桌合作完成,认真测量,做好记录。 C.举例说明。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交流: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第1页 共2页 活动三:生活运用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长1( ),宽40( ); 学校的大楼高约20( ); 小刀长约10( ) 2.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7米 70厘米 70米 80厘米 80 米 追问:你是怎么排列的呢? 3. 一段红绳长26米,第一次用去5米, 第二次用去6米。 (1)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 4.独立完成书上的其= (米) 他习题。 (2)还剩多少米? = (米) 活动四:全课小结 今天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它有多长? 用双手比划一下。 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建立把新知与生活实际建立有机联系,加深对“米”的认识。 第2页 共2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8213f0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