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决定风景 ——《野望》、《饮酒〔其五〕》整合比照阅读 xx西川 何铮 【研究方向】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整合比照思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野望》、《饮酒〔其五〕》均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歌单元所选诗歌。倘假设对这两首诗歌只求读读背背,倒也可以简单处理。但是,倘假设要深究其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心境也不是一件易事。如:《饮酒》中陶渊明在“人境〞中流露出的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野望》中王绩在闲逸的情调中,又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这些复杂的心境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体悟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将这两首诗歌进行整合比照阅读,或许可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比拟、体会两诗内容和情感的不同。 2.比拟两首诗歌的意境,进而体悟诗人的心境。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明确目标 1、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明确本堂课2、生:答复这两首诗的把这两首诗整合在一起教的学习目标;共同之处有哪些? 学?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培养学生求〔思维小锦囊:可以从诗之处? 同思维。 歌体裁、具体内容、情感 表达、写作手法、抒情方法、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比对〕 描绘意象 1、生:列举两首诗歌所1、师:两首诗都写了秋天,通过对意象选的意象。辨析异同。 他们分别写到哪些景象的罗列、比对2、生:试着用下面的句呢?有何异同? 和描绘,感受式描述两位诗人笔下的2、师:同样是写秋天,诗意境的不同。秋天。 人选择的景象不尽相同。培养学生比句式:我认为陶渊明〔王诗歌中的景象往往融入了对思维。 绩〕笔下的秋天是______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称的,我从 句〔词、之为“意象〞。这些意象字〕感受到的,他描绘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不一了 。 样的秋天。请描述两位诗人笔下的秋天。 揣摩意境 1、生:给《饮酒〔其五〕》1、师:《饮酒〔其五〕》通过代换比重拟一个题目,说说自己的理由。 2、生:辨析〔任选其一〕: 《野望》能否改为《野见》? “悠然见南山〞能否改为“悠然望南山〞? 读懂心境 1、生:再读两首诗歌,结合具体词句,说说自己读出了 诗人。 2、结合写作背景,更深层次的读懂诗人。 读出自我 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生命状态的见解。 附诗歌: 是组诗中的一首,诗中并未提“酒〞,题目和内容似乎不太吻合。请给这首诗重拟一个更贴合诗情画意的题目,你会怎么拟? 2、《野望》中的“望〞是看,“悠然见南山〞的“见〞也是看,二者能否互换? 1、师:再读两首诗歌,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诗人? 2、师:结合背景和拓展诗句,总结陶渊明和王绩在心境上异同。 师:你更喜欢诗歌中哪一种生命状态?为什么? 拟,细琢字词,感知意境之不同取决于心境之不同。 由诗到人,结合诗句及背景,读懂诗人心境。培养学生整合思维。 由文到己,推人及己。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923700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