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 教案(幻灯片1) 教学目标:(幻灯片2) 1、学习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2、体会本文朴实优美语言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3、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2、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背景介绍(幻灯片3)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2. 作者介绍(幻灯片4) 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二、字词注音(幻灯片5) 惊惶( huáng ) 苛( kē )捐杂税 打颤( zhàn ) 骨碌( gū lu ) 酣( hān )然入梦 蜷( quán ) 缀( zhuì ) 矗( chù )、澎湃( péngpài ) 落( là )得很远了 三、 整体感知 请同学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并能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关键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明确: 工农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 )(幻灯片6) 四、交流互动 翻越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第一座难走的山,30里高, 陡峭 山高路远。 面对如此难走的老山界,红军战士又是怎么翻越的呢?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理出红军战士的行踪。 1、时间和地点是记叙文的要素,根据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可以有效地梳理文章线索。 (在文中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幻灯片7、8) 时间变化 当天下午至天黑 天黑后至黎明前 次日黎明至下午两点多 登上山顶以后 地点转移 山沟—山脚 山脚—山腰 雷公岩—山顶 山顶—山下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翻越老山界的“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幻灯片9、10) 困难表现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具体体现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战士的态度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明确: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板书) 3、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板书:只等闲 不怕) 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板书 4、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成功翻越老山界。(幻灯片11) 五、思考(幻灯片12) 1、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2、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幻灯片13) 六、 全文总结(幻灯片14) 1、本文主要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按照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有条有理地叙进。 2、中心思想: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板书设计: 老山界 远征难 不怕 走路难、睡觉难、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吃饭难、处境难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布置作业(幻灯片1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1dbfcf6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