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诗歌赏析的课堂上动起来 诗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既具有赏析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功利价值”的教学篇章。它的赏析价值源自于唐诗宋词的深厚积淀,它的功用价值来自于语文试卷中不可或缺的考察位置。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很好的兼顾二者,是很多语文教师尝试的一个课题。我在诗歌教学上,通过自己的实践也有一点心得体会,尝试着梳理了一下。 一、 课堂教学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授之以渔,举一反三。新课改在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不遗余力,但教师在实际授课时还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预设的问题多,生成的问题少,教师关注的就更少。在高一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的教学安排。在上半学期以教师示范赏析为主,以现代诗歌和古诗歌为蓝本,示范给学生看老师是如何赏析诗歌的,怎样的赏析是比较全面的,然后再作业习题的讲评中不断强化,让学生能基本把握赏析的步骤。当高一下半学期再进入诗歌单元的教学时,就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一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独立赏析诗歌的训练。以杜甫的咏怀古迹为例,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每个小组都形成赏析的提纲,即设计好问题,并说明设计的理由,也预设好答案。讨论结束后小组展示,教师在学生展示发言的过程中,不发表意见,做好认真的倾听和记录,主要是记录下问题。在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就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质疑,在质疑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做以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赏析过程和技巧。在这种方法的实 践中,发现学生的兴致更高,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调动,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学生的收获更大。 二、 方法的传授可以多样化,要调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不同的诗歌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有变化,我觉得所有参与形式的内核应该是让学生动笔实践。以柳永的《望海潮》为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结合词下注释,用现代化的语言还原这幅城市画面,尽量做到原汁原味的还原,这样学生就会注意到对词中表现手法的分析。学生还原的过程就是对诗歌意象理解的能力,甚至会关乎到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在学生完成画面的还原之后,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选取最具展示价值的一位同学的作品,小组进行修改,最后是展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都希望得到展示的机会。在讲完苏轼的诗歌后,我又做了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写一段颁奖词或者是一副对联献给苏轼,表达自己对苏轼的理解和评价,这样的训练也提升了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 三、 思考的延续与深入是搭建古今沟通的桥梁,探究题、论辩题,在古诗歌的课堂上依然可以散发魅力。学古通今,古为中用,对古诗词的学习既是向古代文化致敬,也是为了让今人能从中汲取到一些养分。现代社会的高频率快捷凑摧毁了很多美好的东西,而古典诗词从头到脚都充溢着美,所以我在诗歌教学单元,几乎每一 首诗讲评后都会设计一个探究题或者是论辩题,激发学生对诗词的深入思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个体体验。比如在《咏怀古迹》后设计一个思考题:有人不喜欢杜甫,觉得他的诗作总是无法脱离个人的机遇悲伤,不如苏轼的豁达乐观,像一个真性情的男人,也不如辛弃疾心系国事,深沉厚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目的的深入思考;再比如在《归园田居》结束后,让学生谈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让学生能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加全面的理解陶渊明的隐居,启发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 有时,也会针对诗歌的特点做一些其他的语言练习,不断变化花样,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比如在讲到《望海潮》时,让学生尝试着用古诗词的语言来描写我们生活的城市----大连,进行展示。在讲完辛弃疾的词后,让学生写一副对联献给苏轼和辛弃疾,表达自己对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在结束柳永的诗词鉴赏后,让学生写一段颁奖词凝练的去表达对柳永的理解。这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的探索,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在课上有所收获,我会秉承着这种追求不断地尝试下去,希望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启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1b9d8f83d049649b66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