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西方诗歌审美谈谈你的看法(20分)

时间:2022-12-06 18:10: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就中西方诗歌审美谈谈你的看法(20)

答:就中西方诗歌审美的看法,还是有差异的。就中西方诗歌审美谈谈你的看法(20)如下:

中国诗学在意象的诗思方式上,-方面坚持“意随象出“的感物的表现传统,另--方面自觉地接受了西方现代诗学突出“象从意出"的体验的意象表现策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主客观统一的整体思维,因而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意象诗学观主张“意”与""的应合,主客体和谐一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意象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物象从视角上审视仍是物象本身。但在情绪逻辑上则都应合着作者“断肠"之情,,这首小令仅五句28,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正是基于这种主客体相应和的观点,中国诗歌的意象营构从《诗经》开始就-直是沿着“意随象出"的方向展开的,形成了-种感物寄兴的诗思方式。所谓托物寄思,“意随象出“等,皆突出了客观物象对诗人主观情志的感发,启悟和承载作西方诗学中的意象规则更多强调意象的主体性意 义。即使在深受中国传统意象诗艺影响的西方意象派诗人那里,意象也主要是一种主观的产物。西方诗学象观念中的主体性倾向是十分鲜明的。它在意象的成方式.上与中国诗歌传统的“意随象出"相异,体现为一种"象从意出"的特征,更突出一个主观化的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80b859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