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美学意蕴分析 作者:王克强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第08期 【摘 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结构整饬、真情涌动的富有较高美学价值的诗歌名篇。本文围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于抒情”的特质,分析其何以具有悲悯温馨的真情美、层次井然的结构美、凝练流畅的语言美、内蕴深厚的炼意美。 【关键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真情美;结构美;语言美;炼意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2-0133-02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千百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作,被文人骚客们反复吟唱、品评。宋王安石在自己的诗作《杜甫画像》中感慨道:“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清郭曾炘在自撰笔记《读杜记》中比较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白居易的《新制布裘》,评价说:“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然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白氏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忧劳者易生于善虑,安乐者多失于不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所以能代代流传,跟这篇诗作的美学意蕴有密切关系。 一、真情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美学意蕴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真实美,尤其是情感的真实美,可以说情真是这首诗的第一生命。 首先是深深悯童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杜甫看到自家屋顶的茅草被狂风卷飞,因为年老体弱,追赶不及。茅草被一批村童抢走,村童们根本不理睬老人的呼喊,身影消失在竹林里。杜甫无奈回到住处,拄着拐杖独自叹息。“忍能对面为盗贼”,许多读者认为此处蕴含了诗人对村童的严厉指责,以及无可奈何的叹息,其实这一理解完全背离了杜甫平素一贯秉持的与人为善的情怀。后来诗人浪迹夔州,也寄寓在一间茅屋中。隔壁的一位贫穷的老妇常到杜甫屋前打枣, 诗圣从来不阻止。在杜甫搬走以后,茅屋的新主人吴郎为了不让老妪打枣,建起了高高的竹篱笆。杜甫为了这件事还特意致信吴郎,要求他网开一面:“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弱者诚挚的悲悯情怀。用这种情怀来审视村童抢茅草的行为,一定会引发思考:若非家境窘迫、屋顶残破,村童们又怎会去抢茅草呢?既然对老妪有宽容心,杜甫自然也不会计较村童抢茅草,他真正悲叹的应该是贫寒的生活扭曲了纯真的童心,导致孩子们打破了儒家伦理规范的底线——对不幸之人毫无恻隐之心。他对这批为生存而挣扎的孩子充满了深深的悲悯感。他的悲悯是有温度的,能使心灵懂得体恤。有悲悯心的杜甫自己身处窘境也能从薄焰中分出一缕微光。这微光不一定给人带来温暖,也不一定能济世,但一定伴随着感动之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是浓浓怜子情。处于父亲的角度,为了不让自己儿子的幼小心灵因战争苦难、颠沛流离、饥寒交迫而蒙上阴影,一定会编织一个美好的世界来维持孩子对未来的憧憬。然而邈远的美好终究敌不过冷酷的现实,“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秋风过后是秋雨,破屋顶多处有麻线般的雨水挂下,床头湿漉漉,长夜难熬,破旧的布被子多年没钱换,冷得像铁一样,诗人只好无奈地看着幼子受冻。尽管杜甫竭尽全力呵护幼子,可是安史之乱以后,幼子就常常跟着诗人忍饥挨冻。杜甫曾在《北征》中描写了儿女“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的凄惨景象;也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表达了“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的哀伤。因此,眼前的情景必然再次刺痛他早先已经痛失一子的敏感神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动人,就在于有这样平凡真实的怜子情怀。“娇儿恶卧”的细节不太雅观,“踏里裂”也缺乏诗韵之美,但这一细节背后所蕴藏的真情却让这首诗有了人性的暖意。 二、结构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再现了杜甫在战乱中寄身成都郊外草堂时经历的一件小事。全诗仅写了茅屋外和茅屋内两个场面,然后引发一段感慨,是一首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诗歌。诗中的叙述始终在为抒情积蓄力量,为了更好地抒情,杜甫很巧妙地安排了叙述的层次:首先,按照事件的演进过程,通过狂风、屋破、雨至、屋漏、全家受冻的情节顺序来展现诗脉,显得有条不紊;其次,该诗通过下午、傍晚、深夜的时间推移来铺陈意蕴,犹见层进章法;还有风雨变化的环境顺序之美,从狂风环境写到秋雨环境,再到作者心境,读来步步惊心。不管从哪个顺序来看,本诗在结构上以“茅屋为秋风所破”为核心,以“破”为纲,安排层次,推动情节发展。这样的叙述和抒情就显得连贯自然,层次井然,呈现出清晰而完整的审美效果。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分为内在美与外在美。属于内在美的诗歌主题,必须凭借外在美的形式,才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感受。而在形式美中,结构是极重要的一环。古代文人把结构称为章法。这首诗的章法就彰显出承接式的特点,按照时间推移、事件发展、环境变化来体现结构,呈现出意脉流畅之美。 三、语言美 高度凝练与丰富多变的语言是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之一。杜甫在诗歌语言运用方面是极其成功的。这与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他能从文学传统、民间语言中汲取养分,并在实践中合理运用、积极创新。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诗歌语言展现出了概括性强、精练准确、通俗自然之美。如本诗开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四句语言极其精练、准确、形象地描写了秋风怒号声之响、秋风飞卷力度之大、茅草飘洒之状,让读者可以真切想象出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形。再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两句语言概括性极强,囊括了安史之乱后杜甫的经历的一幕幕不幸:奔赴奉先之苦、避难鄜州之痛、逃出长安之惶、被贬华州之凄、远走秦州同谷之悲、寄寓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都之窘,杜甫经历了重重艰难,才得以在这个茅屋暂且安顿。如今在四处漏雨的茅屋里,淋淋漓漓的困窘使得昔日无家可归之辛酸与颠沛流离之苦楚又浮上心头。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加之湿冷,长夜难熬。这么多复杂的情愫竟然浓缩在寥寥十四字中,足见其语言高度凝练之美。同时,本诗的语言还呈现出通俗自然、浅近不加雕琢之美。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秋风过后,就是绵绵秋雨。失去“三重茅”的破屋, 漏雨不止。这些语言如同与朋友对话一样通脱、流畅、自然。另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虽然以七言为主,但因为七言与二言、九言、十一言交替运用,就制造出了参差错落的语言节奏,再加上押韵的适时变化,这样就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感染力和节奏韵律美。 四、炼意美 炼意中的“意”指的就是诗歌的主题。炼意就是讲求如何围绕主旨进行艺术构思过程。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师对立意都给予高度重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它放在创作的首位。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不得一、二也。” 洵非虚言,本诗炼意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就蕴蓄了深厚的美学内涵。诗人从对自身不幸的感伤,推己及人于对幼儿的怜惜,再推及于对天下寒士的悲悯;从自身对生活苦难的诉说和对幸福和谐的向往,推向希望社会安宁,让百姓不再饥寒交迫,而是安居乐业;从自己对温馨家园的渴望,推向希望人人拥有广厦的家国情怀。这一系列的推己及人都是自然朴素的。杜甫这种“仁”的觉悟,当然不是基于抽象议论而产生的,也不是从儒家思想中生搬硬套的,而是通过真实的叙述、真诚的抒情而生发的。可见诗圣的崇高境界是建立平凡人的感情基础之上的。读者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就能理解杜甫在诗歌中所彰显的生活。当人们经历苦痛时,他们的感伤情绪也会向外投射给亲人,从而对因自己而受苦的亲人油然而生深深怜惜;而当读者感受到自己不能自如地应对外部世界,感到无奈无助时,想起和自己同经风雨的亲人,也会有深深的感伤与歉疚。在漫漫长夜中悲愁孩子挨冻的杜甫,让人觉得亲切,因为他用真诚的人生体验引发了读者深深的美学共鸣。 综上所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艺术上开启了唐代诗歌的悲悯新风。它巧妙地将儒家情怀通过文学之美自然释放,它描绘出一个富有较高美学价值的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给读者以深厚的美感。这篇融汇了中国文化“宁苦身以利人”“推身利以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的诗篇,是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的精神财富。 (编辑:张 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aed14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