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范式距离 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卡内曼在《二范式距离》一文中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倾向——将自己的见解和信念强加于他人。换句话来讲就是,别人必须接受我们关于事物的看法、观点或态度。如果有人否定我们的想法和价值观,我们便会感到恼怒;但倘若有人提供出新颖而独特的见解和意见,却被视作敌意,那么我们又难免产生抵触情绪。从历史上看,这类情况总是存在的,且时至今日仍未消退。 “我们并不认为科学研究应当只是对理论本身的探索,也要考虑科学研究带给人们心灵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曾经强调过这个问题。实际上,科学知识具有两面性。“尽管科学家试图完全排除价值判断因素,但我们无疑能够找到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和决策制定者进行评估。每个领域都需要回答‘是什么’以及‘为何’这些问题,并做出适合各自目标的选择。然后,各种各样的信息又会汇聚起来反馈回去,帮助我们修正原先的偏差或漏洞。可见,即使没有那些不愉快的经验,我们也很容易变得固执己见。我们往往太过自负地夸耀自己掌握着这门艺术的唯一真理,殊不知早已在头脑中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势,任由它发挥作用,从而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区。”卡尼曼在书中写道。显而易见,公众对于科学理论的深入探讨与深刻挖掘,恰恰反映了对于理论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再辅之以通俗化、亲民化的表述形式,方能将公共讨论平台搭建起来,促使广泛而激烈的辩论走上前台。而辩论则是一场双方互动的游戏,它绝非僵硬的公式推演或 - 1 - 概念灌输。既要允许持有异议的声音出现,还要懂得换位思考,尊重对方的立场。对于交流双方而言,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抛弃陈规旧律,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取得突破,勇于质疑传统甚至权威,对新兴科技和相关专业领域保持敬畏之心,继而以开明的姿态迈步探索。毕竟,当下时代,“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倘若任凭某些声音脱口而出,又岂能构建美好世界?有时候,让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理念和观点碰撞,才能使得正确的舆论和导向得以占据主导地位。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时期的复杂局面需要国人审慎处置。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语言文化,摒弃过激言论,摒弃妄下结论的暴戾气氛……而随着观念的转变、交流的频繁,那些曲解与谣言终将湮灭。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efa735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