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概念体现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亲近或疏远的等级与程度,对社会距离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流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差距的变化动态,作为理解社群融合和社群隔离重要指标,社会距离对群际关系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有着积极的重要影响。 塔尔德首先提出社会距离的概念,齐美尔为社会距离的概念注入了主观的内涵,齐美尔认为社会距离就是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屏障”。生活在大都市中,需要和很多城市人持续不断的接触,为了保持自己心理的平衡,都市人采取了不付出过量热情的态度。这种生活方式就是个体与外界保持距离:怀疑外人、甚至经常出现多年邻居互不相识的现象。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继承并发扬了齐美尔有关社会距离的思想。其中,帕克将社会距离定义为是存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的亲近程度,并指出感觉上的距离可以像智力一样得到测量,并将其运用到对于当时美国种族和族群关系的理解上,使得社会距离成为了一个极具丰富内涵的概念。 博格达斯(Bogardus, 1925:216-226)他进一步扩展了帕克关于社会距离的理解,认为社会距离是“能够表现一般的前社会关系和社会关系特征的理解和亲密的等级与程度”,并主张从积极的意义上去定义主观性社会距离:存在于行动者心理空间中的,行动者及其他行动者之间的心理距离。A对B的社会距离越大,意味着A在实际生活中与B的互动行为越少,融入B的生活空间的愿望越弱。 什么是社会距离尺度法 社会距离尺度法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的,是由研究者设计出一套能反映不同社会关系距离的陈述意见,让被测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在相应的陈述上做上记号,然后将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的意见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反映一个群体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的距离分布;不同的群体对同一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可以作比较,同一群体对几个事物的态度的距离分布也可以作比较。 社会距离尺度法由于方法简便易行,后来得到普遍使用。它可以被用来测量民族间的社会距离,为外交和民族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也可以用来测量社团之间、企业之间、群体之间的各种社会态度反应,为管理者提供各种人群关系的依据。 【例如】,有人对美国人和加拿大人的社会距离进行测量,问卷形式如下: 1.愿意通婚; 2.愿意让加拿大人参加社团活动; 3.愿意和加拿大人做邻居; 4.愿意和加拿大人做同事; 5.愿意接受加拿大人为美国公民; 6.只允许加拿大人来美国观光; 7.拒绝加拿大人。 要求受试在上述七项中选出自己认可的一项打上符号。对于其他民族如西班牙人、希腊人都采用以上七项内容给以测定,并将几次调查所得的结果加以综合处理,然后绘制成曲线图。处理结果表明美国人对加拿大人怀有较好的民族相容性,而对西班牙人和希腊人则怀有排斥心理。这一社会距离表明了美国人对三个民族的不同态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87bd53783e0912a2162a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