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全唐诗里的商人们 从先秦到南北朝,以商人之“贱”,其形象很少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而入唐之后,大有改观。 公元815年,时年44岁的大诗人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出任司马一职。第二年的深秋月夜,他到城郊的湓浦口送别友人,突然听到一艘舟船上有人弹奏琵琶,美妙若天籁之音。他陡发感怀之情,因作一首长诗相赠,这就是流传千古的《琵琶行》。 弹奏之女原本是长安城里的歌妓,此时则是一位茶商的妻妾。其中关于那位茶商的诗句有四节,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商人入唐诗,这不是第一首,却是最出名的,当然其形象也是最经典的;“商人重利轻别离”。从先秦到南北朝,以商人之“贱”,其形象很少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而入唐之后,大有改观,经商活动及商人生活、心态成为了描写的主体。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唐代的商贾诗约203首,大约是唐以前商贾诗总量的100倍,涉及到的诗人共90人。 在这些唐诗中,商人形象大抵有四: 辛苦劳顿;把商人视为一个正当职业,同情他们的谋生艰辛,这是唐人与前代最为不同的地方。白居易有诗曰:“莫作商人去,恓惶1 君未谙。雪霜行塞北,风水宿江南。藏镪百千万,沉舟十二三。”黄滔作诗《贾客》,把经商比作如在鲸鲵牙齿上行走,艰险非同寻常:“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鲸鲵齿上路,何如少经过。” 忙于逐利;追逐利益是商人的职业本性,唐诗对经商活动中的细节多有描述。 元稹写长诗《估客乐》,对商人的为利而行、以次充好、六亲不认等等行迹进行了细致描写,诗中写到:“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交关但交假,本生得失轻。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亦解市头语,便无邻里情。” 勾结权贵;诗人对官商勾结进行了揭露,表达了极大的愤怒。 元稹在《固客乐》中描写商人以“奇货通幸卿”,“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此外还行贿市卒、县胥,使他们对商人“岂唯绝言语,奔走极使令”。从这些诗句中可见,大商贿赂大官,小贾贿交小官,从两京到地方均极盛行,以致州县差科尽归贫下,为弊之深,由此可见。高适有一首《行路难》,写官商勾结尤为著名:“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货贱谁比数,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奢侈消费;诗人们描写了商人的奢靡生活和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 刘禹锡在《贾客词》一诗中写了商人的巧取豪夺之后,继而描写2 其生活的奢华:“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高赀比封君,奇贷通倖卿。趋时鸷鸟思,藏镪盘龙形。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行止皆有乐,关梁自无征。”施肩吾的《大堤新咏》则描写了商人在长江大堤沿岸城市寻花问柳的景象:“行路少年知不知,襄阳全欠旧来时。宜城贾客载钱出,始觉大堤无女儿。” 唐代诗人豁达天真,触景皆可入诗,生情俱能成句,从他们的诗句中透露出大量的社会实景。开元年间,国力昌盛,工商繁茂,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诗人对当时的经商风尚多有咏诵,李白诗云:“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进入中唐之后,民间经商之风更为盛行,元和诗人姚合有诗记录他在长安城郊所见的景象:“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贞元诗人卢纶有诗记他的友人从军队退役后的生活:“全身出部伍,尽室逐渔商。”也就是说,举家从贾、全村经商的情况在唐代已经不再罕见。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f67df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