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实验教科书音乐(广东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苗岭的早晨》 南翔中学 欧雪霞 [教学目标分析] 一、通过欣赏和哼唱以大自然为题材的乐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表现和感受音乐中参与律动和即兴创造简单乐句,从而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和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二、通过听.唱.动.看.议与创造等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和了解相关文化,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教学内容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刚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苗族歌舞和劳动节奏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全曲分为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对比的部分.其结构是:ABA . [教学对象分析] 中学生由于年龄和传统的原因,不愿单独进行表演和律动,对于表演存在一定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在引导时,首先要通过示范、启发来理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自如地投入到实际和创作中去。 [教学与教法的设想] 这是一首具有浓厚苗族风格的乐曲,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听懂并领会乐曲的情景和意境,我采用了: 1、让学生走近苗族文化,自主交流; 2、让学生感受苗族音乐,体验创作; 3、让学生聆听苗族音乐,自由想象。 在这学习过程中集中运用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参与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努力实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一、掌握和理解作者运用这三段不同音乐形象所描绘的情景和用意;二 、即兴创作一个简单乐句,感受创作成果。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兴趣,培养其精神、发掘其潜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1、同学们,我们知道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优美的自然景物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也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来表现大自然的美。现在我们来欣赏下面三个音乐片段体验一下音乐描写哪个季节 2、播放<<森林妄想曲>>.<<十里风雪>>.<<苗岭的早晨>>.学生讨论并畅谈想象.答案:夏天.冬天.春天. 小结:音乐片段的欣赏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辨乐器音色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想象的欲望。 那么刚才我们听到的描写春天的景象的音乐,大家知道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呢? 学生:是苗族的音乐。(因为有事先布置预习) (二)讲授新课<<苗岭的早晨>> 1、让学生走近苗族文化,自主交流。 (1)学生在课堂汇报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苗族的服饰、乐器等图片和了解其风土人情.歌谣等方面的知识。 (2)观看以“苗岭的早晨”作为背景音乐,制作了一个涵盖苗族风景、地貌、食品、民俗音乐的课件供学生了解苗族文化(有效的拉近学生与苗族音乐的距离,对苗族有一个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过程)并了解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课件展示小提琴的三个音区的音色特点。(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小提琴音色的辨认,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让学生感受苗族音乐、体验创作。 (1) 教师陈述创作背景和音乐的特点。 (2) 结合大屏幕的谱聆听第一部分的引子和主题A。 ① 教法步骤: [课时按排] 1课时 的景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0ba2acb9d528ea81c779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