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区小学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陆地区小学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郑智学 倪彦鹏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07期 据资料显示,北京人的海洋意识以84.1%的认知度居全国榜首,超过了沿海很多的城市。作为首都的一份子,汇文人有些许的自豪和安慰,或许这里有我们的一份付出和辛劳吧! 我校建有北京市第一家“校史馆”,虽然面积不大,但内容丰富。既有学校100多年前的老校匾、民国时期的学生名册和书籍,也有我们珍藏的曾经飘扬在南北极上空的校旗和南极企鹅标本。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校开展极地教育、海洋教育已有30多年的不间断的历史。 早在1984年中国开展第一次南极科考的时候,我校就与海洋局开展手拉手活动。“校旗插向南北极”系列活动二十多年从未间断。2006年,南极企鹅标本的到来使学校迎来了对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新机遇,孩子们把这个企鹅命名为“丁丁”,由此开始系列教育,使学校从特色活动生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小规模参与到大规模体验 每年的气象日、海洋日、环境日、防灾减灾日等,我们都会组织师生走进国家气象局、海洋局等单位开展实践活动。为拓展视野,提升海洋意识,从2012年开始,汇文一小师生走进了各大海洋基地,开展研究性、实践性活动。从几个到几十个学生,师生来到了江阴、青岛、泉州、马尾、上海、海南等地参观,参与“蛟龙号”海事活动,登上“雪龙号”“大洋一号”科考船、052D“昆明号”导弹驱逐舰,参观造船厂,走进海洋大学……就在这个学期,我们还组织全体六年级师生赴青岛开展一周的毕业研学之旅。学生走进北海分局、参观小麦岛海洋观测站、探秘贝壳博物馆,来到海洋研究所观看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标本,来到极地海洋博物馆了解海洋,来到红岛渔村体验渔民生活享受赶海的乐趣……师生们从中更加体会到海洋与人类息息相关,以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规模由小到大,走出校园、走出北京、走向全国各海洋教育基地。学校将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 由传统到创新形成特色 2006年起,“迎接南极小企鹅”“与科考队员卫星同话”“给南极岛峰命名”等一系列活动使我校师生与国家海洋局、与极地考察队员们建立了更加直接和深入的联系。“校旗插向南北极”成为我校科技教育的品牌和纽带。2007年,学校开展卡通形象征集活动,经学生创作,南极企鹅“丁丁”以及北极熊“文文”成为了学校的卡通形象。这一形象也成为了我们各种校本教材的故事“主人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8年,海洋局领导的一项决策使汇文一小近千名学生有了从小实现梦想的机会。我校科技教师张凯亮带着全校师生的梦想,参加了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2009年底,他再次成功参加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并把学校的校旗带到了南极。他成为了我国普教战线登上南北两极的第一人。2017年1月,学校校长郑智学也有幸随“少年极先锋”2017中国青少年南极科学考察团前往南极,更换南极长城站“中国少年纪念标”。 近些年,因东海、南海、钓鱼岛等问题,海洋国土意识、海洋意识开始悄然走近国民,而我们像迟到了一样,不得不面对海洋国土被他国侵占的现状。面向未来,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价值意识、海洋权益意识等对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2011年中国进行大洋科考,“蛟龙号”诞生并开始深潜,全校师生由关注极地科考,到关注祖国的大洋科考。我们的视野范围扩大了,邀请潜航员唐嘉陵、付文涛到校给孩子们进行科学讲座;带领全校学生参加“走进大洋20年”活动,孩子们自己制作“蛟龙号”模型送给潜航员;新学期邀请“蛟龙号”总指挥刘峰叔叔到校参加开学典礼;2012年6月,我校师生代表参与蛟龙7000米海试启航仪式;我校校旗随“蛟龙号”一同下潜;2014年暑期,学校印制“中国少年梦——汇文一小海洋教育”年代尺,印有学校30多年来海洋活动的大事记,同时将我国南海诸岛以及南北极的相关海洋知识、新版中国地图一同发给孩子们;同年暑期,张凯亮老师随“蛟龙号”一同到南太平洋进行深海海试实验。一系列主题活动构成学校海洋意识教育链、活动链,深深扎根于汇文师生内心。 变活动为特色课程,植根于学校课改 课程是学校实施教育影响的载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新课改推进增加了无限资源。活动更为我们开展课程提供了一手的资料。我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课程主要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和社团课程四个方面来推进。一是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渗透,我们开展与“海洋意识教育”有关的录像课征集评比活动;全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班会展示活动。二是开设“极地知识”课,利用“阅读”校本课,开展海洋图书阅读;撰写阅读心得,做好读书笔记;自制极地科考棋,供低年级学生在“游戏”课程中玩耍;编写具有我校特色的海洋教育读本。三是每周五下午的选修课程中,开展“我们爱海洋”选修课程,开设“神奇的贝壳”贝壳画课程,学生定期走进北京富国海底世界参观实践。四是开设海洋知识社团,帮助部分学生进行海洋知识的专门学习,为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学校坚持以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为基础,整体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倡导过程育人,彰显才干,塑造全人。如今,海洋意识已经在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我们有信心让海洋成为美妙律动的音乐,让丁香花跳动成欢乐的音符,让中国少年梦异彩纷呈。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汇文怀理 博学成美’——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教育理念和实践体系的研究”研究成果(BBA14025) 作者单位: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892ffa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