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时间:2022-08-13 00:13: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2学情分析

语文学习,应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活动的设计应体现语文课标学习的开放性特点。新的语文教材更为注重学生想像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发现理论中认为:“应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过程中去。叶圣陶也有理论:“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活跃好动,再加上诗歌教学一定的难度性。因此寓教于乐、入浅出成为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殿堂的初衷,以期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因此寓教于乐、深入浅出成为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殿堂的初衷,以期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 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听一听镇江欢迎你

1、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 2、镇江三山旅游景区全景图

3、山(天下第一江山)、庙(,甘露寺)、楼(,北固亭)的故事 2【讲授】作者介绍

王湾, 唐代诗人,官至洛阳尉,往来于吴楚之间。《河岳英灵集》:()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印证了人以诗传的道理。 3【活动】朗诵诗歌


读一读:

朗诵注意: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 (朗读、范读、齐读)

普通话四声声调表: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

(教师背诵另一版本《江南意》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4【活动】诗歌体裁

唐诗中的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其中律诗主要有三大特征: 1.共有8; 2.二四六句要求押韵

3.四联名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第二联和第三联讲求对仗 5【讲授】写作背景

王湾以《次北固山下》最为著名。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江南时所作。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在这座山下停留,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6【活动】标注诗歌

标一标(词语、体裁、四联、韵脚、节奏) 【五言律诗】

, 行舟 绿 水【前】。(首联 ) , 风正 【悬】。(颔联) , 江春 旧【年】。(颈联) ? 归雁 阳【边】。(尾联) 7【活动】疏通诗意 参照注释,翻译诗句。 1、客路 2、青山 3、潮平 4、风正 5、生和入 6、乡书

8【练习】品一品,说一说

1诗中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季节的景物?从哪里看出来的?有哪些景物?表现出什么特点? 长江地区 冬去春来 青山、绿水、江潮、船帆、海日、江春(意象)开阔、秀丽(意境) 2、诗人在家还是外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外出:人在他乡,漂泊异地 首联:客路,海江,洛阳

3、如果诗人外出,人在旅途,那么他离家多远?为何不急于回家?他此行顺利否?(参看地图) 漂泊他乡---归雁 顺利:颔联 颈联

4、前三联都是写景,各有何特色?颔联被古来很多人称赞气势逼人,意境豪放,你感觉如何? 5、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6、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雁足传书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汉书·苏武传》 9【活动】拓展延伸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 10【讲授】小结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

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郑谷 11【作业】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完成诗歌鉴赏选择题 12【讲授】板书设计

(客路行舟) (帆雁乡书) (诗人) (长江)

(思乡之情) (新旧交替) 13【活动】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资源整合的过程。讲授本诗就大量整合了课本内外的资,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道视觉饕餮盛宴。从镇江旅游图片的宣介,到诗意图片的精选,再到课外知识的延伸,无不紧扣主题,循序渐进。最得意之处在于诗歌朗读环节和问题的设置环节,学生朗读这首诗《次北固山下》,教师出其不意现场背诵的是另一版本《江南意》,让学生倍感新奇,同时又在两首诗之间有所比较,下面的比较阅读也就水到渠成;在问题设置上也将大问题巧妙细化,掰开揉碎,让学生都有话可说,也就迎刃而解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自主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88430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