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的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问题 大连市老年学会 马文元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医学科学问题和伦理道德哲学问题。死亡是人生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尽管世界上大多数人避讳谈论死亡,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已经跨入21世纪的中国老人,应当有勇气直面现实、思索死亡,接受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以实现人生价值和赋予人生以完整充实的意义。 一、临终关怀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 临终意味着面临死亡,在即将结束人生的最后日子里,不仅身体受到病痛折磨,其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需要给予精心的照料和良好的抚慰,使其能较愉快地度过生命的临终阶段达到永恒的归宿。这是一种全面地人道主义临终关怀事业,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了重视。临终关怀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处于临终的病人,特别是晚期的肿瘤病人或一些不可治愈的,正在遭受痛苦折磨的晚期病人;对这些不以治愈为目的的病人,使其接受支持治疗和全面的照护以减轻心身痛苦;这种临终关怀治疗是不以延长其生存时间为重,而是以提高病人的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这种全面照顾不仅注意病人的躯体痛苦,更注重对病人的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这种临终关怀是全方位的、整体的,不但包括对临终病人的关怀,也包括病人的家属,对其进行慰藉、关怀、帮助和居丧照护。 1967年英国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临终关怀院,之后在美国、荷兰、丹麦、加拿大、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了关怀医院,目前,全球临终关怀医院总数已达2000所以上。中国的临终关怀照顾虽然比国外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较快,至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988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成立了全国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上海南汇护理院开业,成为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相继性质的北京松堂医院以及在全国综合医院内建立的临终病人的专门病区,为一些临终病人提供了良好的临终关怀服务。对那些不能进入医院的病人,开展了社区家庭中的临终关怀服务照顾。 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展示了当今人类情感的真诚,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二、树立新的健康观念,强化老人健康权利意识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决不能允许侵犯。WHO在1948年指出:“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这种有关健康的定义,可以认为是人们的一种期盼,它告诉人们要怎样生活,积极实现自己的健康理想。只要人们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就能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因此,WHO提出:“人人享有健康”的战略目标。•健康的新观念号召人们要关注自己的心身健康,要尊重自己的健康权利,要不断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在生命过程中,努力创造,积极进取,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疾病和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在疾病和死亡面前,人要有积极态度,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有正确的选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对病人基本权利的尊重,知情同意权、共同参与医疗行为的实施,有关临终关怀、安乐死等问题的提出和实施,都体现出当代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健康权利和生死观的转变。为此,必须抓住时机,积极开展有关健康观念、生死观,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观的教育,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和有意义。 死亡教育是指通过对死亡现象、死亡方法和状态的客观分析,使人们正确认、科学地认识死亡,以便树立起正确的生死价值观。 1 中国长期以来忌谈“死”,受迷信思想的影响,把“死”与“鬼”联系起来,对“死”怀有莫名的焦虑和恐惧,害怕死亡、在濒临死亡阶段,表现莫名的痛苦,最终在痛苦无奈中死去。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活得是否健康,是否有质量和有价值,痛苦的、无意义的、无价值的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死更坏。生是人的权利,死亡也是人的权利。我们不主张无条件地生,也不主张无条件反对死。我们主张既要尊重生命,在特殊情况下又要接受死亡,医学应该在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前提下去维护人的生存权利,否则是无意义的。 通过死亡教育,可以强化人们的死亡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观念,是一种对人基本权利尊重的体现。 三、从中国国情出发开展临终和死亡教育,提升生命价值 死是对生的否定,又是对人生的最后评定,因此,我们要积极的生存,珍惜有限的生命,尊重生命,实现人生的价值,做到死而无憾。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他贡献了多少。”我们要教育人们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自觉地把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把社会需要与自己的行为结合起来,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为社会、为他人多做贡献,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我国有忌谈死亡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心理背景,死亡在很多场合都意味着沉痛、不吉详、不应该、不干净,人们一想到死,最常有反应就是阴沉、恐惧、焦虑等。因此,人们总回避死亡的话题,不谈论死亡,将死亡说成是“升天”、“走了”、“离去”,应该说这是一种有缺陷的文化构成。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全民的教育,社区和全社会的支持,关心、爱护临终病人,关怀其家属、亲人,体现出全社会的关爱之情,感到人世间的温暖,减少悲痛,使活着的人能继续面对明天。通过各方面的支持,让人们感受到“生如夏花之灿烂”的同时,在死亡面前也能领悟到“死如夏秋之静美”的深邃魅力,这是全社会的责任,是社会教育的责任。 目前,在中国临终关怀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有关死亡的研究还是一个刚刚开始的理论弱区,因此,必须重视并大力加强对临终关怀和死亡问题的研究。临终关怀和死亡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和伦理道德等诸多领域,在实施临终关怀和进行死亡研究教育中,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传统人文习惯,发挥社会力量,逐步进行转变人们的观念。 1、要注意继承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中国几十年来由于开展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人们的优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人们对待临终和死亡却持有一种否定、排斥、恐惧的态度,从生命神圣论思想观念出发,不能正确认识生与死,表现出贪生怕死,“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陈归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死亡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有关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研究,有关临终关怀和死亡学研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产生积极影响。 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摒弃生命神圣论观念,代之以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论相统一的辩证观念。因此,在中国开展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一方面是要继承、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老年人尊敬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克服对死亡恐惧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如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的“尊敬老人”、“善始善终”、“颐享天年,度百年而去”,活着追求快乐、幸福,死时也要求没有痛苦,或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等死亡态度;另一方面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及生死价值观,树立优死的观念。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树立起适合中国人特色的生死观。 2、要注意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开展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必须体现出严密的科学性,以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e776d0195f312b3069a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