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伤仲永》总结新人教版

时间:2023-04-04 00:30: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伤仲永》总结新人教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

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 ②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 意思 “把……当作奇才”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以……为异”的意思“对……感到惊异”的意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把……当作有利可图”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以……为宾客”的意思 “把……当作宾客”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 / 3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 ④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三、句式积累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 “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 “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状语后置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阐明。

五、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e817f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