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代沟”困境与挑战 “代沟”(generation gap)是一个从西方介绍过来的概念,指的是人际间如果存在25岁至30岁的年龄差距,有关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都会展现不同。更确切地讲,所谓“代沟”是个现代社会概念,即必须承认新生代与老一代的差别;对代沟的有效跨越,是靠不断发展前进,推陈出新来完成的。代沟存在似乎意味着障碍分歧,而实际上是发展进步“常态化”的助推器。 传统社会往往拒绝承认代沟的存在,即使青年的后来居上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老一代却不愿意顺其自然,总是试图用老套路来“罩住”青年一代的发展前途和轨迹。于是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依靠民意进化,创新不止;而传统社会的维系则依靠专行独断,亦步亦趋。 中国的“代沟”情况尤其典型,因为自近现代以来,中国就长期面临两大代沟的困境与挑战。首先是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的“代沟”问题。在公元13和15世纪之间,东西方社会都陷入到封建王朝衰败或“黑暗中世纪”的低谷,但自那以后,中国社会持续昏睡不醒,欧洲社会却通过“文艺复兴”、“科学理性”、“工业革命”等系列改革创新,率先进入了新的社会发展形态。 东西方文明由此便产生了发展“代沟”。及至19世纪中期,中国也没有主动选择进入近现代社会,而是被西方国家强行拖进了“几千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这样一种“被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中国与现代世界的“代沟”,很难得到有计划有步骤地缩小,反而时有扩大以至对峙和冲突。 譬如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转而向“准西方”俄国取经。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当年的“本尊”苏联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徒弟”中国还在传统中国价值、马列意识形态及西方市场模式的“三合一”中艰难摸索,依然难以全面跨越与现代世界的代沟。 中国现有几十万留学生涌入西方(其中美国近30万),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终于走在了取得真经的路上,并将有效填补与西方的发展代沟了呢?这个问题只能由未来回答。 中国的第二大“代沟”出现在内部,引用先哲梁启超的说法,就是“少年中国与老年中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代沟存在是自然现象,而中国的困镜和挑战,在于长期缺乏一个消化、填补和跨越代沟的有效内部机制。新老两代不仅很难形成向前跨越的合力,新生代及其策略主张,反而经常遭到迫害与压制,导致一种总体倒退保守的态势。 孙中山当年就被清朝流放出国,并被迫借助外国支持来追求走向共和的大业;蒋经国也只能在他父亲过世后,才敢于开启真正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中共第二代核心邓小平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其政治生涯也是三起三落,九死一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07a6b928ea81c758f578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