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瞿广美 摘要: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在进行诗歌学习的时候都教的过于死板,大部分老师都是在依照中考的题目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情感上的表达,一直采用死记烂背,记忆文中的关键字和重点句子的翻译等等,通过不停地背诵来学习诗歌,虽然这样的方法在大多数的考试中具有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诗歌产生认同感,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也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方法 我国的古典诗歌富有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这三个特点,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句短短的精妙的语言,能够叙述出各种各样生动形象的故事,所以初中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歌中的语言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具备自己的审美系统,发展自己的情感,提高初中生的人文意识,让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美,鉴赏诗歌的美,促进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1. 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诗歌理解能力 诗歌是古代华夏人民所凝聚的智慧结晶,经过了无数的时代才沉淀下来的珍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诗歌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与诗歌的内容,更是要让我们能够了解古代人民的文化,学习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的文学与现代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的一些语句的运用和意思和现代文化都不一样,所以在带领学生学习古诗歌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很不适应,看不懂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导致学生不想学习。于是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故事形式让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进行诗歌的理解教学。 故事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想要学习诗歌的积极性,让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开展。例如我在讲到《浣溪沙》这一课时,就会运用故事让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活动中,给学生讲解苏轼被贬后的故事,去到了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那里的生活非常的艰苦,但是苏轼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通过这样的方法有效的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对于这首古诗的学习也立马来了兴趣。这时我会提问学生这首诗你们觉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我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讨论,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和讨论中得出了答案,在文章中的美景中感受到了豪迈的气势,再结合之前讲到的苏轼的故事,学生很快的发现了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把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出来,感受到了作者不会因外物而悲伤的的性格。由于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简,但是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在教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时候就要把诗歌中的动词和修饰语重点学习,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的节奏韵律美,理解诗歌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 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领会 诗歌的理解除了翻译词句,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理解整首诗歌的意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联想丰富诗歌的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诗歌的欣赏水平得到提升,感受到古诗独有的意境美。 例如我在讲到《滁州西涧》这篇课文时,我会和同学一起通过诗中的原文理解这首诗歌:在河边生长的野草既幽静又富有生趣,河岸上的树立深处黄鹂的叫声是那么的生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如果只是按照原文进行翻译,仿佛缺少了一些东西,太过于生硬,所以我会让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诗歌的想象和创造,让他们在小组交流中探讨自己对于这首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通过诗歌中的春雨、野渡,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了孤寂的意境,体会到了作者的自甘寂寞和想要在这样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寻找自由的思想感情,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让学生来到讲台上把自己心中想象到的画面画在黑板上,结合诗中的意境,开展自己的想象,学生们在活动中都非常的积极,自信的在黑板上画了起来,从而让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印象更加的深刻,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型思维。 1. 结合时代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想要真正的理解诗歌,就要对当时作者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理解古代人民的思想和中华文化,用历史的眼光去鉴赏诗歌,因为诗歌所描述的都是作者对于当时的社会人民的生活以及思想,不同的时代的诗歌都具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色彩,所以如果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不了解,就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首诗歌和这首诗歌的内涵。例如在唐朝时期,由于当时国力旺盛,人民的生活都很幸福,所以当时时代背景下的诗歌都是一些积极阳光,语言令人读起来心情舒畅的诗歌,其中李白的诗歌大多数都有这一特点,非常的有气势。但是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杜甫在写诗时就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的动荡。到了晚唐时期,唐朝已经不复往昔,国家日渐衰退,杜牧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写出了一首《江南春》,深刻的表达出杜牧对于国家衰退的忧国忧民的感情,所以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很重要的,都是通过诗人本人的经历来决定一首歌想象表达的情感。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泊秦淮》这一课的时候,就会让学生对晚唐时期的政治进行了解,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当学生了解了这些历史后再学习这首诗歌,就能更好的了解杜牧写这首诗讽刺的不仅仅是对于歌女的讽刺,实际上是对于那些沉迷于歌舞根本不管国家灭亡与人民的统治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从而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的学习诗歌。 综上所述,诗歌教学要注重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产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对我国的诗歌文化产生认同感,让学生能够欣赏诗歌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云飞.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4f27df7f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