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为什么不能仕途显达

时间:2022-12-20 19:15: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李白杜甫为什么不能仕途显达

摘要:李白、杜甫二人早年都有出世为官,报效朝廷的想法,并且都努力奔波过,也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官职。但是,最后都没能仕途显达,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本文就是对李杜二人未能仕途显达一事,简单探讨。

关键词:李白 性格 杜甫 才能

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二人都有出仕报国的理想,为什么都没有成为仕途显达之人呢?

我们都知道两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森严,寒门子弟几乎看不到通过仕途飞黄腾达的希望,所以鲍照才会写出《拟行路难》。那么隋唐实行了科举制度,是否还存在门阀制度呢?

台湾大学历史学教授梁庚尧在《中国社会史》一书中就指出,从唐肃宗到唐朝灭亡的179位宰相中,出身于名族和公卿子弟的共有143人,占总人数的80%出身于中等家族的仅有22人,占比12%;而真正寒门出身的宰相只有12人,占7%;其他1%未能确定。

可见即使隋唐实行了科举制,门阀制度依然存在。这一点从李白择妻也能看出端倪。李白的第一人妻子就是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很可惜人走茶凉,这门婚姻并没有给李白带来多少通往仕途大道的人脉。所以后来,李白就亲自到长安结交贵人。在长安,对他帮助很大的是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在玉真公主的引荐下,李白得见玄宗。玄宗对李白很欣赏,令其供奉翰林。可以说,李白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下子接触到了大唐最高权力的掌握者。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可以说,李白的自身才华赢得了玄宗的欢悦,但是如此绝佳的机会最后却因为李白自己的性格原因丧失了。后人多赞美李白,说李白表现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情操。我觉得这不太合理。李白好酒,常酩酊大醉,所以有了杜甫的名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个酩酊大醉之人,能一直受到别人尊重吗?


更何况是九五之尊呢?也有人说李白性格耿直,好得罪权贵。那么“贵妃研磨,力士脱靴”如果是真的,这是性格耿直,还是做事随性呢?目前看来,贵妃研磨未必是真是,可能是杨国忠研磨。但是力士脱靴应该是确有其事。别说高力士不乐意,不过这件事放在哪位朝中臣子的身上,能乐意吗?更何况是玄宗最相信的宦官呢?

所以李白最后落得个赐金放还的结局。应该来说玄宗对李白还是不错的,有那么多人在玄宗耳边进谗言,李白不但没有获罪,最后还被赐金,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可以说,李白的随性,让他浪费了绝佳的仕途机会,性格决定命运,李白输在性格。

杜甫呢?比起李白,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杜甫出身在世宦之家,祖父杜审言身居高位,不过这个杜审言恃才傲物,得罪了一大批同僚,又加上后来结交张易之等人。等到李唐政权复位,杜审言被贬,意料之中。但是杜家必定仕宦之家,所以杜甫的舅舅家也都是官宦家庭,人脉是有的,可惜杜甫多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仕途无门。

劣势是杜甫遇到了安史之乱,这场动乱闹的玄宗仓皇奔蜀,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百姓岂能安生?杜甫也是流离失所,身陷囹圄,后来得以逃脱,冒死投奔肃宗,也获得了一个左拾遗的官职,很可惜,因为房琯,杜甫得罪了肃宗。房琯被罢相,肃宗不见得就是决断错误,毕竟房琯在安史之乱期间领兵打仗不但没能收复寸土,反而损兵数万。在这件事上,玄宗看人比肃宗准,他就认为房琯不可能平定叛乱,事实证明玄宗是对的。损兵数万,不是小事,肃宗未追究房琯责任,已经是非常照顾了,可是后来房琯包庇属下,肃宗发怒,罢了他的相位,无可厚非。可是,不知杜甫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对房琯被罢相不能理解,认为肃宗不该这么处置。最让人惊讶的是,一代诗圣写的言论竟然是迂腐不堪“会杜甫论房管,词意迂慢,帝令陟与崔光远颜真卿按之”,并且因为这次奏论,被审查。能被新唐书记载的事情应当是真实的,看来杜甫当时的论辞的确出了大问题。


可见,杜甫虽然出身于仕宦家庭,但是没赶上好时代,加上自身从政才能不足,所以不会在仕途上有进步。

李白、杜甫二人,诗才绝佳,但是如果说从政,走仕途,很难显达。 参考文献:

[1] 《新唐书·韦陟传》 [2] 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0c70d4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