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122012042 洪远乔 电子一班 读完刘瑜的《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和《送你一颗子弹》,刘瑜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另类,疯狂,有才,开放,虚荣,敢爱敢恨,敢把想说的说出口„„这一幕幕在我心中组成了多么真实的人性。我觉得写政治文章的作家里,她也许不是知识最渊博、逻辑最缜密的,但你读她的文字就如跟邻家姐姐聊天一般轻松,就算对政治、经济没有什么涉猎,读起她的书来也不会吃力。这本书比起她前两本书来,内容丰富了许多,不但包含政治和经济,还花了大篇幅介绍了一些她喜欢的电影和书,以及最后的一些随笔。一个人会说道理不难,难的是能让你如沐春风的接受它,刘瑜就是有这个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从未遇到过一个思想跟我如此相近的人,也许某天我靠近她,或许脑子会因为产生共鸣而嗡嗡作响。 从刘瑜的《民主的细节》结合老师的讲课中可以非常肯定的理解到天堂与地狱除人不同,其他均一样,吃饭时每个人都是用一双长长的筷子,天堂之人(应该是灵魂吧)将菜夹给对方,大家都能吃上;地狱之人各顾各的,筷子都打到一起,结果大家都吃不上。不过,这也就是天堂之所以能称之为天堂的原因。地狱里大家都是利己的,天堂里大家都是有道德的(不能说天堂的人都是利他的,如果有一个人不给对方夹菜,要么整个天堂原有的道德系统不复存在,天堂沦为地狱,要么天堂会把伪装成“天使”的“魔鬼”清除,但无论如何,天堂的道德都是基于每个人都能吃到菜这个本质上利己“经济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集体主义吧),但是这个道德的存在又要基于大家的互相信任,没有绝对的信任是不可能达到天堂的状态的。 刚刚说到集体主义,其实我觉得集体主义本质上是好的,只是中国不是适合孕育集体主义的沃土,相反的,我觉得美国反而更适合。可能由于中国人长期被封建专制统治太久,在现如今的社会又被应试教育压迫了很久,再加之社会制度各方面的不完善和媒体导向的问题,许多中国人都十分渴望自由(e.g. 89年6月),但是又不能成熟地运用自己的自由,再加上现今中国主流意识过分强调“集体主义”,使得国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就像妈妈整天啰啰嗦嗦叫我们做些什么事,就算明知那是对的也不听。相反,我们一贯认为自由,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其实不然),却能在集体上做的很好,例如他们的民主就明显是集体主义的,让个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时候,由个人构成的集体的利益必然也是得到保障的;他们的自由也是确保其他人的自由不被侵犯下的自由,所以这所谓的“个人主义”也不是完全的那么“个人”,或许也正是他们强调“个人”并能切实的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使得他们由“每一个人”组成的集体能够得到利益最大化吧。所以一切去个人的集体主义都是浮云,而可惜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国恰恰一直在强调这浮云。 刘瑜的《观念的水位》上可以看出她政治上提倡民主自由,经济上倾向开放市场。但总《民主的细节》(刘瑜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你管得着吗》一章,209页;《先天下之急而急》一章,215页;《自由社会就是责任社会》一章,220页。221页:当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伤害他人的”自由”时,他就必须征得对方的同意,而且是”信息充分前提下的同意”;222页:自由的悖论恰恰在于,自由的保障,来抑郁对自由的限制. 所周知,本国的政治如同酱缸一样污浊,思想管制在世界也排得上号,总是有一大群人心甘情愿的把脑子拿出来洗白白,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队另一群人发出语言甚至肉体的攻击。这种口号式的、不假思索的行为,中国人早已司空见惯。如何去改变这个现状,我从当年的满腔热情已经变得慢慢的无力了,面对那种无力感如果内心不坚强一点,我早就变成一个犬儒主义者了,幸好我内心还有理想还有希望在支撑,我承认我影响不了很多人,但至少我能改变我自己,然后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能够稍微影响一下身边的人就够了。 书里有几个观点是我想着重提出的。第一点就是她认为人们看书不要一味看经典,而是要看实际的,有所依据的书,就像她说的那样,几世纪前的大家写作大多是以逻辑推理得出,并没有相关实际数据支持,一位美国科学家就用数学模型证实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理论是错误的,现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势也证明了他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二点很简单,她说每个人的灵魂重量都不一样,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灵魂所羁绊,比如道德标准太高的我。另外,我还有个疑问,爱上一个人很痛苦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灵魂被剥离开身体的原因呢? 在《给理想一点时间》文章中,对比了国民党大陆失败的原因,或许因为没有实行土改政策吧,不过国民党的土改政策确实较共党温和多了,诚然,暴风骤雨式土改,其实质上就是农民运动。或许是中国的农民太狂热了,忘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悲苦吧,居然相信一夜之间自己可以华丽转身。可是,我一直坚信一句话:以暴力得到的东西必定以暴力方式失去。或者这是一种规律,于是,中国农民再一次的失去了土地。因为,一个政府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也可以把一切夺去。 书里有几个观点是我想着重提出的。第一点就是她认为人们看书不要一味看经典,而是要看实际的,有所依据的书,就像她说的那样,几世纪前的大家写作大多是以逻辑推理得出,并没有相关实际数据支持,一位美国科学家就用数学模型证实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理论是错误的,现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势也证明了他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二点很简单,她说每个人的灵魂重量都不一样,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灵魂所羁绊,比如道德标准太高的我。另外,我还有个疑问,爱上一个人很痛苦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灵魂被剥离开身体的原因呢? 观念的力量可不能小瞧。当年老老实实给地主打长工的农民,就是被灌输了“剥削”这个观念后,开始理直气壮地剥夺地主的土地。过去30年经济发展蹭蹭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观念倒了一个个儿:同一种活动,过去叫“投机倒把”,现在叫“市场经济”。80年代苏东剧变,并非经济有什么大危机,无非是观念的水位变化了,过去曾经对着那件皇帝的刘瑜:《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10月第1版。 《送你一颗子弹》,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月第1版。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雷颐:《历史,何以至此》,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5438ba9e3143323968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