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总第151期 论文 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 曹正汉 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 黄晓星 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发生在一个商品房小区中的几个“故事” 王汉生 吴 莹 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 胡 荣 胡 康 温莹莹 论公民宗教 汲 喆 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 孙秀林 社会资本的劳动力市场效应估算——关于内生性问题的文献回溯和研究策略 陈云松 范晓光 研究报告 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邢占军 研究述评 底层视角及其知识谱系——印度底层研究的基本进路的检讨 王庆明 《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总第152期 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研究 朱旭峰 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 王桂新 武俊奎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分层 李 骏 顾燕峰 社会流动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吗? 王甫勤 韦伯的理性“进步”及其意义问题 王俊敏 网络结构与权力分配:要素论的解释 刘 军 David Willer Pamela Emanuelson 跟踪调查中的拒访行为分析——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为例 孙 妍 邹艳辉 丁 华 严 洁 顾佳峰 邱泽奇 研究报告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 马春华 石金群 李银河 王震宇 唐 灿 研究述评 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关于社会抗争中国家角色的研究评述 黄冬娅 《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3期 总第153期 论文 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 彭玉生 户内人口匹配数据的误用与改进——兼与《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平等》一文商榷 杨 舸 王广州 数据误差的调整效果的评估——对杨舸和王广州商榷文章的再商榷 李春玲 权力还是声望?——社会资本测量的争论与验证 尉建文 赵延东 社会资本、融资结网与企业间风险传染——浙江案例研究 吴 宝 李正卫 池仁勇 房子与骰子:财富交换之链的个案研究 赵丙祥 童周炳 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 江 华 张建民 周 莹 行政权力的生产与再生产——以上海市J居委会直选过程为个案 耿 敬 姚 华 从边缘到主流:政府管制与摩门教的变迁 卢云峰 研究述评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社会学意义——迈向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学 郑 震 书 评 社会转型中的关系学——评杨美惠的《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姚泽麟 21世纪与医学化社会的来临——解读彼得·康拉德《社会的医学化》 韩俊红 《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总第154期 专题研讨 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陆学艺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 郑杭生 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 孙立平 论文 韦伯关于中国文化论述的再思 苏国勋 市场社会还是市场性社会?——基于对波兰尼与诺 刘拥华 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定县实验中的士绅与平教会冲突 宣朝庆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评维度的建立与验证 张庆鹏 寇 彧 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 李 煜 中日的“国民”语义与国家构建——从明治维新到辛亥革命 郭台辉 研究报告 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 刘林平 郑广怀 孙中伟 研究述评 “‘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 肖 林 “维他命”分析模式下的文化比较研究——许烺光海外研究综述 罗锦文 书 评 从内在幽深处展望世界社会——读贝克《自己的上帝》 李荣荣 《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 总第155期 论文 次生庇护的交易模式、商业观与市场发展——惠镇石灰市场个案研究 符 平 市场里的差序格局——对我国粮食购销市场秩序的本土化说明 熊万胜 建筑业欠薪机制的形成与再生产分析 亓 昕 农民经商与市场分化——浙江义乌经验的表达 刘成斌 流亡者与生活世界 孙飞宇 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 吴愈晓 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 叶 华 吴晓刚 当代中国超常信仰的经验研究——兼论中国宗教的内容与格局 夏昌奇 王存同 自雇者与受雇者的社会资本差异研究 邹宇春 敖 丹 研究述评 新经济社会学的价格理论论析 王茂福 《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总第156期 论文 埃及社会运动中的机会结构、水平网络与架构共鸣 周 明 曾向红 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 刘 欣 朱 妍 法律洞的司法跨越——关系密切群体法律治理的社会网络分析 张洪涛 “扩展的临床视角”下企业社会工作的干预策略——以广东D厂的新员工为目标群体 郑广怀 刘 焱 国家、资本市场与多元化战略在中国的兴衰——一个新制度主义的公司战略解释框架 杨 典 追踪调查中的追踪成功率研究——社会转型条件下的追踪损耗规律和建议 梁玉成 公众环境关心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CGSS2003的数据应用 洪大用 卢春天 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脆弱性——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 张 倩 研究述评 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包智明 陈占江 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 陈 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cffd22a5e9856a561260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