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使用比喻义的音乐成语 作者:马彦肖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8年第02期 古往今来,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音乐艺术和哲学、文学、书法、宗教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其中,音乐和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从音乐成语中就可见一斑。 常见的音乐成语,大多使用的是比喻义,涉及人物、制度、做事、艺术、言论等方面,感情色彩上有褒有贬,其中贬义成语使用较为频繁。 对牛弹琴:比喻对愚笨的人讲深奥的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语出《庄子·齐物论》。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本为乐器的黄钟被毁掉,不是乐器的瓦釜却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正直有才华的人不被重用,而无德无才的小人反而身居高位。语出《楚辞·卜居》。 胶柱鼓瑟:用胶把琴弦上调弦的短柱粘住,然后来弹奏乐曲。比喻做事拘泥固执,不知灵活变通。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滥竽充数:本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乐队里凑数。比喻不学无术的人混在能人里充数,也比喻以次货冒充好货。语出《韩非子》。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能与乐曲节奏相吻合,比喻双方的意见很快取得一致。多含贬义。 紧锣密鼓:锣声紧促,鼓点密集。比喻事前互相呼应,大造舆论。多含贬义。 四面楚歌:四周到处都是楚国人的歌声。比喻陷入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困境。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朝歌夜弦:早晨唱歌,夜晚弹琴。比喻纵情于歌舞欢乐之中。语出杜牧《阿房宫赋》。 长袖善舞:长的衣袖有助于舞蹈。比喻客观条件越好,事情越容易办成功。也形容有钱财有手腕的人善于营私。语出《韩非子·五蠹》。 曲高和寡: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和着唱的人就越少,比喻知音难得。也比喻言论或作品高深难懂,难以被人接受。语出宋玉《对楚王问》。 南风不竞:风,指《诗经》中的“国风”,后泛指民歌。南方的音乐低沉而不强劲,原比喻楚军士气不振,没有战斗力。后多比喻竞赛中的一方力不能敌。语出《左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改弦更张:改换旧的琴弦,重新安上,使琴声和谐。比喻改变旧的制度,变革旧的方法。语出《汉书·董仲舒传》。 琴瑟之好:琴瑟合奏,音律协调。比喻夫妻感情融洽和谐或朋友间的浓厚情谊。语出《诗经·小雅·棠棣》。 弦外之音:音乐虽已停止,而余音仍绕耳旁。比喻言外之意。语出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 铜琶铁板:用铜的琵琶和铁的绰板来伴奏,比喻豪放不羁、气魄宏大的诗文。语出俞文豹《吹剑录》。 一唱三叹:原指古代宗庙音乐中一人唱歌,三人应和的描写。后形容诗文富于韵味、情意宛转、感人至深。语出《荀子·礼论》。 曲终奏雅:乐曲在临近结束时,终于奏出雅正的乐调。后多用指文章或艺术表演在快到尾声时显得更加精彩。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美妙、精巧,比喻不同的艺术作品同样精彩。也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语出《诗薮》。 一夔已足:夔,传说中虞时的乐官。夔一人就足够制定乐了。后形容真正有才华的人有一个就够了。语出《韩非子》。 阳春白雪: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后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语出宋玉《对楚王问》。 下里巴人:古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比喻通俗的文艺作品。语出宋玉《对楚王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4894d1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