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现代化模式(一)

时间:2023-02-28 21:2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论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现代化模式()

【论文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洋文化;现代化;梁漱溟 【论文摘要】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近代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自身特质中缺乏现代化的质料。传统文化缺乏民主与科学西人之长吾人之短基于此。于是他提出了走上现代化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但最后都落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模式的抉择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梁漱溟所终生关注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要用心思替民族人类开出一个前途,创造一个新的文化他认为这是他的责任和使命,觉得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为替中国儒家做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的确,中国的前途只能是现代化,而且中国文化必须走向现代化。但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究竟是依靠中国人民新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动去创造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还是以所谓全盘西化将整体西方文化移植到中国来,抑或以所谓儒家精神为主导,从传统中引发出现代化呢?站在时代的岔路口,梁漱溟选择了最后这条路。他力图通过儒家文化的复兴,让中国乃至世界都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当然,他所设计的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模式失败了,但他却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也提出了很多供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文化自身所缺乏的现代化因素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梁漱溟的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之所指,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和把握梁漱溟的思想脉络。梁漱溟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他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总括起来,不外三方面: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他所研究的中国文化主要指周孔教化以来至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而且主要指儒家文化。他所指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但是,应该看到,梁漱溟的文化定义不够确切,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中有非文化成分。没有打上人类印痕的自然存在物虽是我们生活所依赖的,但是不能算是文化。而且他的文化定义反映出唯心主义倾向。他认为文化是生活的样法,而生活又是不尽的意欲这样将以物质生产为主体的生活理解成人的意欲所向,是主观唯意志论。梁漱溟认为文化不是死东西,而是有趋往的活东西。的确,文化永处在进化发展中,文化在空间中延伸,在时间中流变,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又有高低快慢的不同。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总体透视剖析,梁漱溟总结出中国文化缺乏西方文化走上现代化所具有的根本原因。 1.中国文化的特征

梁漱溟考察了中国文化的特征,总结出包括广土众民;诺大民族之同化融合;历时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有力量似又无力量;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家族轻个人;不注重科学;缺乏自由、平等、民主一类观念要求;道德气质特重;不属普通国家类型;无兵的文化;孝的文化;隐士与中国文化有相当联系共14项。其中有四个特征是值得重视的。

道德气氛特重。梁漱溟指出,中国文化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统括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气氛特重,确为中国的事实。具体表现在:政治伦理化。在中国,政治之根本法则与伦理道德相结合,伦理与政治终为同一的学问。二千余年间政治之特殊,把政治作为伦理间之事,讲情义而不争权利,用礼教以代法律,是曰政治伦理化。法律道德化。儒家思想主德治,施教化,而以刑罚为辅。法律是为维护伦常秩序服务的。梁漱溟指出:中国法系是自具特彩,建国之基础以道德礼教伦常,而不以法;立法之根据以道德准则而不以权利。中国制度似乎始终是礼而不是法,其重点放在每个人自己身上,成为一个人的道德问题。

重家族轻个人。中国人特别重视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安乐窝、避风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个人与国家联系的纽带。梁漱溟说:“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


化中所处的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也是世界闻名的中国人的家是极其特殊的。人总是家庭的一员,他的所作所为都应以家为重,宁牺牲个人也要维护家庭的门面。中国人一生依赖家,为了家,人的个性为宗法伦理所扼杀。梁漱溟揭露:“中国人除一面为皇帝的臣民之外,在亲子之间便是他父母的儿女,他父母所属的东西。他父母如果打死他,卖掉他都可以的。他的妻子是他父母配给他的,也差不多是他父母所属的东西。夫妇之间做妻子的又是丈夫所属的东西,打她、饿她、卖掉她,很不算事。她自己没有自己的生活,只伺候她丈夫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使人不成为人,人不是他自己,而是他人的所属物。我们知道,重家族观念是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成的。

缺乏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观念要求。梁漱溟指出:“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观念要求,及其形成法制如欧洲所有者,始终不见于中国,亦事属可异。他感到德漠克拉西风气实为人类社会生活一大进步。民主期于尊重人权,而肇始于限制王权。政治民主之本意,在于政权公开,凡团体内事,大家商量,共同做主。但在封建旧中国,数千年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梁漱溟说:“中国人不当他是一个立身天地的人,他当他是皇帝的臣民,他自己一身尚非己有,哪里还有什么自由可说呢?皇帝有生杀予夺之权,要他死,他不敢不死,要他所有的东西,他不敢不拿出来。民间的女儿,皇帝随意选择成千的关在宫里。他们本不是一个人,原是皇帝所有的东西,他们没有自己的。必要有了的观念,必要有了自己的观念,才有所谓自由。梁漱溟对封建专制的揭露多么淋漓尽致,对自由观念的获得讲得多么精辟深刻。梁漱溟又继续谈论平等观念,几千年来维持中国社会安宁的秩序就是卑大小四字,没有尊卑大小的社会,是中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远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没有站在自己立场上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被压抑、被扼杀照中国所走那条路,其结果是大家不平等,同时在个人也不得自由。梁漱溟痛感封建中国缺乏科学与民主、自由与平等,呼吁人们要从权威下解放出来,过真正人的生活。如此看来,说梁漱溟极力反对五四运动是完全不对的,民主与科学之两面大旗,亦是梁漱溟所高举的。他渴求民主、自由,但没有找到实现它的根本途径。他以为进行思想启发,觉醒人类的本性,提高人类民主素质,就可以实现。其实民主之实现根本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进步。不推翻封建制度,没有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开化,民主便不会产生。

不注重科学梁漱溟看到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中国人的心思聪明恰没有用在生产上,数千年知识学问之积累,皆在人事一方面,而缺乏自然之研究。……中国人始终走不上科学道路中国人何以不注重科学?梁漱溟认为东方学术的根本就在于把人的聪明用在生命的本身上。它之所以盘旋不进,就是因为智慧不向外用,它只讲返观内照,这如何能让生产技术进步?“周孔以来,宗教缺乏,理性早启,人生态度遂以大异于他方。精神移用到人事上,于物则忽略。……科学之不得成就出于此。既不是中国人笨拙,亦不是文化进步迟慢,而是文化发展另走一路了。而且,所谓人事,也不是今日之社会科学。因为它不是顺着自然科学的路子作出纯客观的研究,而是以道德观点或实用观点,寓主观评价于其中。中国自然科学不够发达这是事实。但梁漱溟得出中国卒未产生科学则有失偏颇,四大发明、张衡的地动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是科学成果吗?中国文化不注重科学,不在于宗教缺乏、理性早启,这不仅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思维结构有关,最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缓慢、长期封建制度的蒙昧统治。不但中国,欧洲中世纪封建神学统治时代,不也视哥白尼旧心说如虎,火烧了布鲁诺吗? 通过分析,梁漱溟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轻个人,缺乏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不注重科学这是与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相背离的。中国文化所缺乏的这些因素影响了向现代化迈进。是现代化的生力军,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传统文化的这些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6b16f1c32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