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一、作品简介: 《家》,长篇小说,巴金著,《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以五四时期成都一个封建家庭内部新旧两种实力的斗争为线索。高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在长期的旧礼教的教化下,他成为“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代言词。原先他与表妹梅相爱,但祖父高老爷却让他娶了瑞珏,由于他的不敢反抗,梅被迫嫁到赵家受气,不满一年即守寡回娘家,拥有了一段短暂却又痛苦非常的婚姻最终梅抑郁而死。而瑞珏,一个深爱着高觉新的善良女人,后来也在封建迷信的束缚下,不幸难产而死。高觉民和高觉慧是新时代的积极青年,因参加进步青年运动,受到家庭的阻挠。觉慧的恋人鸣凤因将被卖去做小妾,被逼的投湖自尽,觉慧愤然离家出走。高觉民的恋人琴是新时代的进步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反抗封建礼教,最终二人终成眷属。高老太爷因子孙们的堕落忧愤而终。 这部小说诉讼了封建礼教的虚伪与罪恶,歌颂了五四时期青年的觉醒和反抗,对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表示深切的同情,作品结构完整,人物形象鲜明,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 二、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感录》。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笔名“巴金”是取自客死他乡的同学巴恩波的“巴”和克鲁泡特金的“金”。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志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名利。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三、社会评价: 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汪太伟:巴金的《家》从“家”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热切关注封建专制和礼教制度下青年男女的命运并把奋斗性的人格理念同青年的人格建构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和思考,表达了积极的反封建主义立场和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具有鲜明的现在性意义和当代启示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黄小珍:巴金在其创作中塑造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有文化意味的当属封建家庭的长幼子形象,在这两个人物形象中寄托了作者思想中对传统文化无意识的接纳和继承。 四、读后感受: 历经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我阅读完巴金爷爷的著作《家》。无法停止的悲愤与激动涌在心头,久久不得平息,就如一块生铁般烙在那里,压得心口好闷好痛。那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让我无法确定他们是否仅仅存在于小说之中,仿佛那一个个人物就在我的身边,使我无法不给予同情与惋惜。 作品中给我最最深刻印象的便是高家的长孙—高觉新,那个“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代言人,让人可怜可悲,又令人伤心难过。他是被封建礼教所严重熏陶感染的年轻一代人,在教条与责任的束缚下,失去了反抗的信念与勇气,以至于失去了更多更多。当高老太爷阻止他与梅的婚事,而强迫他迎娶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女子的时候,高觉新没有反抗,让梅由此失去了爱情,嫁入赵家,过着惨苦不堪的生活,从此没有了生存下去的动力,不久之后便抑郁而终,吐血而亡;当她的妻子—瑞珏,一个善良贞静的女子被封建礼教迫害的时候 ,由于他的不反抗,让他的妻子任人摆布,听着她在为他生第二个孩子时的痛苦的呻吟声却不能进房看她,知道妻子因难产而殒逝却不能与之见最后一面,就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由此消失在尘世之中;当他的大弟高觉民不忍家中的婚姻安排,毅然逃婚的时候,高觉新依旧听从高老爷子顽固的指令,没有反抗,做了封建礼教的刽子手,逼二弟觉民完婚,也因此迫使兄弟感情出现极大的裂缝......种种之事,无不显示出了高觉新的懦弱与胆小,不免让人觉得气愤与悲哀。但是,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可怜之人呢?作为大哥的高觉新原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梦想和积极的未来规划,但是,身为高家长孙的他,有着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或许他是懦弱胆小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他是一个有责任心之人。为了整个高家的安定有序,他毅然扮演起中枢纽带的作用,周旋在高家的各房之间;为了弟妹的生活学习的无忧无虑,他毅然独自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成日忙于一切大小事物;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换来的又是什么呢?恋人的分离,妻子的死亡,兄弟的隔阂,各房的暗斗......最后妻离子散,兄弟分离,独自一人空空的守候着那个所谓的“家”。没有人去体谅他,没有人去安慰他,一味的抱怨他固守礼教,是封建的奴才,可是又有谁是处于他的立场去想一下呢?没有,没有人可以拯救他......我无法强求自己不去同情他,无法迫使自己停止想要去安慰他的冲动,对于他,心中的难过是不言而喻的,在可气中包含着浓浓的同情,在心痛中蕴含着怅怅的的可悲。 作品中还有一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便是那个可怜的女子—鸣凤。一个十七岁的少女,却要承受着为一个六十多岁老太爷做妾的命运,那是何其的可悲啊!然而,在那个旧社会里,没有人可以拯救她,就算是他寄予希望的三少爷也没有。那个曾经承诺他的人,却因为他的所谓的进步事业,连鸣凤向他诉说一切的机会都给扼杀了,致使鸣凤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气,毅然投湖自尽,即使在最后一刻,她也没有怪过觉慧,仍旧以她纯洁的心灵去爱着他。在鸣凤之死这件事上,我是很厌恶觉慧的,满脑子的所谓进步思想,追求自由,瞧不起大哥觉新的胆小懦弱,但是,他又做了什么呢?在得知鸣凤要嫁给他人做姨太太的时候,他并没有向当初承诺的那般,而是在一番挣扎之后决定放弃鸣凤。这是让我很难忍受的,在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对觉慧的怨恨,为鸣凤的死感到万分不值但却又无可奈何。这就是封建女子的命运啊,将自己寄托于男人,一旦男人将她放弃,她也就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在得到鸣凤死讯之前,高觉慧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那份软弱,可是当他看清自己之后,他更痛苦了。原来,自己整天叫嚷着要如何如何同旧礼制反抗到底,临了,却选择了放弃、逃避。其实,尽管觉慧接受的是进步思想,追求的亦是进步思想,但在他的潜意识里,仍旧有着等级观念,在鸣凤死后,觉慧梦见鸣凤是某个富商的私生女,成为富家小姐的鸣凤,就以平等的身份和他站在了一起,而且他也的确为了他们的幸福而拼死抵抗,但最终失败了。虽然那只是觉慧的梦,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梦是人潜意识的能动反映,这个梦不能洗脱觉慧承认鸣凤和他地位不平等的事实。在我看来,鸣凤的身份,觉慧其实是有顾虑的。这样两个“不平等”的人,就算是没有旧礼制,最终恐怕也要以失败告终的。想到这里,我不禁再次为鸣凤感到可悲可惜可怜了...... 唉!可怕的传统礼教啊。可悲的封建教条啊,无情地残害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残忍的抹杀了一个又一个活跃的灵魂,可悲,可叹,可气...... 《家》,深深地震撼了我,更深切地鼓舞了我,它给予了我抗争的勇气与信心。尽管明天不一定是美好的,但我相信,美好的明天一定会到来。只要我们不向命运低头,不向挫折认输,我们一定会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明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21b19e7a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