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作者:丁晋清 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04期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我们要经过5年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是具有全局意义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体制基础和文化基础,进一步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关键词]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4-0030-02 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不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虽然这次全会不再表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这个中心并没有动摇,只是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可见,坚持科学发展,其实质和核心是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战略性的转变,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和自然规律。随着我国科学发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将更加牢固。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社会结构性转型,而不是纯经济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社会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把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可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解决民生问题更加系统和全面,表明党和政府在今后的五年将以更大的决心继续改善民生,将以更高的执政智慧破解民生难题,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将更加牢固。 三、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制基础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就是要求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始终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锲而不舍地拓展领域、加大力度。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两大主题展开,通过“十二五”规划,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推进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主题放在发展上,但是着力点却是放在了改革上,预示着在未来五年,上层建筑将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制基础更加牢固。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着眼点,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全面文化自觉的基础上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思想,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新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和谐文化,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不断增强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来看待文化,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更加牢固。 五、坚持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地位,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风建设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大兴学习之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水平,形成选人用人的良好风气;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提高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通过加强党风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 责任编辑:周奕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510b0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