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库人才的发展方向与培养路径

时间:2022-12-16 00:29: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型智库人才的发展方向与培养路径

作者:张君

来源:《成才之路》 2017年第25



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智库建设愈发重视,全社会发展智库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类型智库不断涌现。然而,当前智库建设仍然存在着跟不上、不适应、不好用等问题,归根结底是新型智库人才培养缓慢、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稀缺的问题。换句话说,建“库”容易蓄“智”难。

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必须把人才队伍作为建设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智库学者的三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学术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他们成为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的参谋与助手。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协同推进。

一是政治意识,在政治立场方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根本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纵观世界各国,智库学者主要是为政府治国理政出主意、提建议,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为什么人”的问题,其背后必然有政治立场、价值选择。中国的智库学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历史、观察现实,努力用高质量的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咨询,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学术意识,在学术积累方面必须夯实基本功。智库学者想拿出一流成果,必须先夯实自身的基本功。其一,苦练内功,以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作支撑。智库建设与传统学科建设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同,它应当立足于国家战略和发展全局,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其二,摸清实情,开展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中央决定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的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这要求智库人才必须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摸透实情,问需于民,从社会实践中获取一手的研究素材,为理论创新和决策咨询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服务意识,在咨政建言方面必须积极靠上、对口跟踪。智库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建言质量如何。这给新型智库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智库机构要积极靠上、主动服务。另一方面,智库人才要对口跟踪、分兵把守。

新型智库人才的培养,除了个体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智库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发挥组织

作用,帮助人才更好更快地成长。在人才培养环节,智库机构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教育培训的重点,应着眼于智库人才比较缺乏的东西,尤其是仅凭个体努力还不容易获得和提高的方面。目前,我国智库建设仍处于初创阶段。研究队伍内部同质化程度高,大多是原先从事纯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的专家学者。他们虽然本学科理论功底相对扎实,但往往赶不上中央理论创新的步伐。智库机构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把中央精神的传达和重大政策的解读作为专家学者研修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智库学者深入了解中央的声音和精神,清楚中央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主要观点和基本要求,提高对策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丰富实践锻炼经验。把好脉,才能开好方。智库学者想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解决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和现场感觉。在促进智库学者“接地气”方面,智库机构需要充分利用双向交流、挂职锻炼、国情调研等途径,探索畅通与国家部委的合作渠道,推荐专家学者到相关部委挂职或任职,或


者到基层一线蹲点调研,帮助他们及时“补”上实践课,促使其研究成果贴近社会实践、贴近民众需求,实现学术型人才向智库型人才的有效转型。

第三,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对智库人才考核评价时,智库机构应该将应用对策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同等对待,加大对策建议获领导批示、进入决策等信息成果的评价权重,进一步落实信息成果与专业著述同等重要的原则。对不适宜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应当根据实际成果进行相对灵活的考核评估。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非实体的智库岗位,实行动态化管理,向重点目标人群集中配置资源,将智库岗位经历作为考核评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的优先条件之一,进一步激发智库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加强智库团队建设。智库研究的焦点是解决党和政府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往往繁复急迫、相互交织,一般情况下只有综合性研究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方能解决。智库研究成果往往不是依靠某一位学者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必须通过联合攻关来寻求突破。因此,智库机构应当调动科研院所、党政部门、企业界、新闻界等各方面力量,凝聚多种渠道的智力资源,吸收了解国家政策需求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主流媒体记者等加入智库研究团队,构建集聚优秀人才的研究平台,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借助“外脑”加快推进高端智库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6cc711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a6.html